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耳開頭的成語 (59個)

    41

    聞不如眼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實可靠。比喻親身感受比傳聞可靠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 辛替否傳》:“臣嘗以為古之用度不時,爵賞不當,破家亡國者,口說不如身逢,聞不如眼見。”
    42

    聞目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wén mù d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聞;聽見;睹:看見。親聽見親眼看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吶喊 一件小事》:“其間聞目睹的所謂國家大事,算起來也很不少。”
    43

    聞是虛,眼觀為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wén shì xū,yǎn guān wéi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親自聽到的還不足為信,只有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可靠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九回:“‘聞是虛,眼觀為實’,叔叔此時,且不要過于取笑侄女,請再去一訪,……那時再來取笑侄女,卻也未遲。”
    44

    聞眼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wén yǎn d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聞:聽見;睹:看見。親聽到,親眼看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秦簡夫《東堂老》楔子:“老夫聞眼睹,非止一端,因而憂悶成疾。”
    45

    不離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bù lí sā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兩種關系十分接近、親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文元《婚事》:“別人說他倆是不離腮,影不離形,好的活像一個人。”
    46

    不旁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bù páng t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往旁邊聽。形容專心致志的神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48回:“因見他姐妹們說笑,便自己走到階下竹前,挖心搜膽的不旁聽,目不斜視。”
    47

    不忍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bù rěn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忍心聽,形容情景十分凄慘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19卷:“卻都是上路逃難來的百姓,哭哭啼啼,不忍聞。”
    48

    報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 bào s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暗中通風報信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七十一回:“這又是誰的報神這幺快。”
    49

    聰目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cōng mù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焦贛《易林 臨之需》:“重瞳四乳,聰目明,普為仁表,圣作元輔。”
    50

    目喉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mù hóu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喉舌:代言人。比喻作為搜集、了解情況和宣傳政策的工具
    成語出處:
    田流《我上的第一堂黨的新聞課》:“報紙是黨的目喉舌,是黨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紐帶。”
    51

    鳴目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míng mù x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眩:眩暈。兩作響,兩眼眩暈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78回:“忽覺鳴目眩,支持不住。”
    52

    目一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mù yī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聽到、看到的跟以前不同;感到新鮮。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顯著的變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齊 魏收《魏書 河南王傳》:“齊人愛詠,咸日目更新。”
    53

    目之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mù zhī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欲:欲望。指聽眼看,滿足于享樂的欲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東方朔《非有先生論》:“務快目之欲,以茍容為度。”
    54

    目昭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mù zhāo z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昭彰:十分明顯,人所共見。眾人已聽到和看到,十分明顯。形容被眾人了解得清清楚楚,無法藏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十七回:“卻說刑部審問過,見目昭彰,料難隱瞞,十分為過學士不安,只得會同禮臣復奏一本。”
    55

    軟心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ruǎn xīn h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自己沒有一點主見,就是相信別人的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77回:“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,實指望能救,只是迎春語言遲慢,軟心活,是不能做主的。”
    56

    順之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ér shùn zhī n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。指60歲的代稱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。”
    57

    聽心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tīng xīn s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朵聽,并記在心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58

    聞則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wén zé s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聽過就能背出來。形容記憶力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苻融載記》:“融聰辯明慧,下筆成章,至于談玄論道,雖道安無以出之。聞則誦,過目不忘,時人擬之王粲。”
    59

    熏目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ěr xūn mù r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見聞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覺受影響
    成語出處:
    * 第一個字是耳的成語,耳字開頭的成語,耳字開頭的成語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