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開頭的成語 (31個)
-
21
折槁振落
- 成語拼音:
- zhé gǎo zhèn luò
- 成語解釋:
- 把枯樹枝折斷,把枯樹葉搖下來。比喻輕易不費力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人間訓》:“劉、項興義兵隨而定,若折槁振落。”
-
22
折戟沉沙
- 成語拼音:
- zhé jǐ chén shā
- 成語解釋:
- 戟:古代的一種兵器。戟被折斷沉沒在泥沙里。形容失敗得十分慘重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杜牧《赤壁》詩:“折戟沉沙鐵未消,自將磨洗認前朝。東風不與周郎便,銅雀春深鎖二喬。”
-
23
折節待士
- 成語拼音:
- zhé jié dài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指屈己待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書 邵廣傳》:“時晉公護諸子及廣弟杞國公亮等,服玩侈靡,逾越制度,廣獨率由禮則,又折節待士,朝野以是稱焉。”
-
24
折節禮士
- 成語拼音:
- zhé jié lǐ shì
- 成語解釋:
- 屈己待人,尊重有見識有才能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《明史·張居正傳》:“時徐階以宿老居首輔,與李春芳皆折節禮士。”
-
25
折沖之臣
- 成語拼音:
- shé chōng zhī chén
- 成語解釋:
- 謂忠勇之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·王尊傳》:“刺譏不憚將相,誅惡不避豪強,誅不制之賊,解國家之憂,功著職修,威信不廢,誠國家爪牙之吏,折沖之臣。”
-
26
折矩周規
- 成語拼音:
- shé jǔ zhōu guī
- 成語解釋:
- 猶循規蹈矩。謂舉止合乎法度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沈濤《交翠軒筆記》卷二:“左珩右佩,折矩周規,絕無名流儇薄之習。”
-
27
折長補短
- 成語拼音:
- zhé cháng bǔ duǎn
- 成語解釋:
- 截取長的,補充短的。比喻用長處補短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韓非子 初見秦》:“今秦地折長補短,方數千里,名師數十百萬,輪船國之號令賞罰,地形利害,天下莫如也。”
-
28
折沖口舌之間
- 成語拼音:
- zhé chōng kǒu shé zhī jiān
- 成語解釋:
- 折沖:引申為進行外交談判;口舌:爭吵。在辯論、爭吵中進行外交談判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蘇洵《送石昌言為北使引》:“折沖于口舌之間”
-
29
折角之口
- 成語拼音:
- zhé jiǎo zhī kǒu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人口才很好,善于辯論
- 成語出處:
-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朱云傳》:“五鹿獄獄,朱云折其角。”
-
30
折柳攀花
- 成語拼音:
- zhé liǔ pān huā
- 成語解釋:
- 折:斷。比喻男子狎妓
- 成語出處:
- 元·周德清《蟾宮曲·別友》:“茶也無多,醋也無多,七件事尚且艱難,怎生教我折柳攀花?”
-
31
折券棄債
- 成語拼音:
- zhé quàn qì zhài
- 成語解釋:
- 券:泛指票據、憑證。指銷毀債券,不再索償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歲竟,比兩家常折券棄債。”
* 第一個字是折的成語,折字開頭的成語,折字開頭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