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各開頭的成語 (58個)

    21

    得其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dé qí s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人都得到滿足。后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 系辭下》:“日中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貨,交易而退,得其所。”
    22

    得其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dé qí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人或事物都得到適當的安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荀子·正論》:“圣王在上,圖德而定次,量能而授官,皆使民載其事而得其宜。”
    23

    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家瓦上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,mò guǎn tā jiā wǎ shàng s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,不管別人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難逢夫》:“王定拜別三官而去。正是: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家瓦上霜。”
    24

    司其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sī qí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司:主管,經營。自管好自的一攤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八十四回:“今日便須派定路數,司其事。”
    25

    色人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sè rén dě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色:種類;人等:人們。社會上種職業個階層的人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61回:“色人等,務望安本分,勿再稍事紛擾,自召虛驚。”
    26

    行其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xíng qí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按照自己的軌跡行走或按認為對的去做
    成語出處:
    王朔《動物兇猛》:“當我們紛紛走向了社會,在人生旅途上行其道,殊途不同歸。”
    27

    行其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xíng qí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從其志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史·宇文孝伯傳》:“尉遲運懼,私謂孝伯曰:‘吾徙必不免禍,奈何?’孝伯曰:‘今堂上有老母,地下有武帝,為臣為子,知欲何之!且委質事人,本徇名義,諫而不入,將焉逃死?足下若為身計,宜遠之。’于是行其志。”
    28

    顯身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xiǎn shēn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;顯:表現,顯露;身手:本領。自顯示某人的智慧或技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到了現在,可已到了爐火純青的氣候,正是弟兄們顯身手的時期。”
    29

    有所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yǒu suǒ 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愛:喜愛,愛好。人有人的愛好。指人的愛好出自人的本性
    成語出處:
    傅光明《從老舍之死看老舍的幽默與悲劇意識》:“自然,蘿卜白菜,有所愛,口味不可強求。”
    30

    有所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yǒu suǒ d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短:不足。的不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白起王翦列傳》:“……及孫王離為項羽所虜,不亦宜乎!彼有所短也。”
    31

    有所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yǒu suǒ h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好:愛好。人有人的愛好。指人的愛好出自人的本性,只應聽其自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蕭穎士《仰答韋司業垂訪五首》:“緬懷云巖路,欲往無由緣;物有所好,違之傷自然。”
    32

    有所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yǒu suǒ z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有人負責的事。比喻分工明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禮·天官·冢宰》高官分職注:“有所職,而百事舉。”
    33

    執己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zhí jǐ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人民文學》1976年第3期:“兩人爭辯到這兒,就有點執己見,擱不下來。”
    34

    執所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zhí suǒ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執:堅持。自堅持自己的觀點和意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錢易《南部新書》:“凡中書有軍國政事,則中書舍人執所見,雜署其名。”
    35

    自為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zì wéi z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獨立行戰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,盡與韓信;睢陽以北至谷城,以與彭越;使自為戰,則楚易敗也。”
    36

    執一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zhí yī c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執:堅持。人堅持人的說法。形容意見不一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巴金《春》:“她看見王氏和覺民執一詞,不能斷定誰是誰非。”
    37

    奔前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bèn qián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奔:奔向;程:道路;前程:前途。的道;尋找自己的前途。比喻人向自己確定的目標前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張協狀元 貧女乞食回鄉》:“方信相逢不下馬,也須自奔前程。”
    38

    不相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bù xiāng m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謀:商量,計義。自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,不互相商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子曰:‘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’”
    39

    不相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bù xiāng r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讓:歉讓。互不謙讓、讓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23章:“于是兩方明爭暗斗,不相讓,一天利(歷)害一天。”
    40

    不相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gè bù xiāng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;下:位置低。雙方相比分不出高下。指雙方對峙分不出勝負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5回:“與申大善士一幫旗鼓相當,彼此不相下。”
    * 第一個字是各的成語,各字開頭的成語,各字開頭的成語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