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開頭的成語 (67個)
-
41
前事不忘,后事之師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shì bù wàng,hòu shì zhī shī
- 成語解釋:
- 師:借鑒。不要忘記過去的經驗教訓,可以作為以后工作的借鑒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趙策一》:“前事之不忘,后事之師。”
-
42
前生注定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shēng zhù dìng
- 成語解釋:
- 指今生的命運是前生所注定的,無法改變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八卷:“這首《西江月》詞,大抵說人的婚姻,乃前生注定,非人力可以勉強。”
-
43
前途未卜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tú wèi bǔ
- 成語解釋:
- 將來的光景如何難以預測
- 成語出處:
-
44
前無古人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wú gǔ rén
- 成語解釋:
- 以前從來沒人做過的;即空前未有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陳子昂《登幽州臺歌》:“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。”
-
45
前無古人,后無來者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wú gǔ rén,hòu wú lái zhě
- 成語解釋:
- 指空前絕后。亦用作諷刺。同“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九十三回:“但今日我們所行之令,并非我要自負,實系前無古人,后無來者,竟可算得千古獨步。”
-
46
前言不搭后語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
- 成語解釋:
- 說得話前后連接不上。多形容思想混亂,不能自圓其說。
- 成語出處:
- 杜鵬程《保衛延安》第六章:“四科長急得前言不搭后語地說:‘701,不是我!’”
-
47
前言不答后語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
- 成語解釋:
- 說得話前后連接不上。多形容思想混亂,不能自圓其說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4回:“你們白想想,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,可是前言不答后語?”
-
48
前仰后合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yǎng hòu hé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身體大幅度地前后晃動。多指大笑、酒醉、困倦時站立不穩的樣子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高文秀《遇上皇》第一折:“東倒西歪,后合前仰,離席上,這酒興顛狂。”
-
49
前遮后擁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zhē hòu yōng
- 成語解釋:
- 遮:阻攔。形容十分擁擠、喧鬧的樣子
- 成語出處:
- 元·吳昌齡《東坡夢》第三折:“你這里齊臻臻前遮后擁,美甘甘笑口歡容,只待要靜巉巉幕天席地。”
-
50
前塵影事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chén yǐng shì
- 成語解釋:
- 謂往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田漢《影事追懷錄·引言》:“中國文人談到往事喜歡叫它‘前塵影事’,意思是這些事像影子似的過去了。”
-
51
前覆后戒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fù hòu jiè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先前的失敗,可以做為以后的教訓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劉向《說苑 善說》:“前車覆,后車戒。”
-
52
前歌后舞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gē hòu wǔ
- 成語解釋:
- 原指武王伐紂,軍中士氣旺盛,后用作對正義而戰的軍隊的頌辭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大傳》第三卷:“師乃慆,前歌后舞。”
-
53
前功盡棄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gōng jìn qì
- 成語解釋:
- 以前的功勞、成績完全丟失;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費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周本紀》:“今又將兵出塞,過兩周,倍韓,攻梁,一舉不得,前功盡棄。”
-
54
前街后巷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jiē hòu xiàng
- 成語解釋:
- 指各處的街巷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上:“[董卓]方欲興兵,忽聽得城內大喊聲,閉了城門,急點軍數千余人,前街后巷,羅紋結角,軍兵都把了。”
-
55
前進無路,后退無門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jìn wú lù,hòu tuì wú mé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處境非常困難
- 成語出處:
- 劉流《烈火金剛》第29回:“要是利用不好,那就是前進無路,后退無門,動不能動,轉不能轉,成為死地。”
-
56
前目后凡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mù hòu fán
- 成語解釋:
- 目:細目;凡:概略。《春秋》的一種筆法,一件事在文中重復出現,對前者詳加說明,后者概略敘述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公羊傳·僖公五年》:“秋八月,諸侯盟于首戴。諸侯何以不序?一事而再見者,前目而后凡也。”
-
57
前怕狼,后怕虎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pà láng,hòu pà hǔ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膽小怕事,顧慮太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惟敏《清江引 風情省悟》曲:“明知煙花路兒上苦,有去路無來路。惡狠狠虎爬心,餓刺刺狼掏肚。俺如今前怕狼后怕虎。”
-
58
前人種德后人收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rén zhòng dé hòu rén shōu
- 成語解釋:
- 德:德行。指上輩的人有德行,后輩的人會受到恩惠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惟敏《商調·集賢賓·歸田自壽》:“恰才個繞蝸居編菊籬,又報道步蟾宮折桂手,端的是前人種德后人收。”
-
59
前思后想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sī hòu xiǎng
- 成語解釋:
- 往前想想,再退后想想。形容一再考慮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66回:“他既得失心重,未有不前思后想。”
-
60
前所未知
- 成語拼音:
- qián suǒ wèi zhī
- 成語解釋:
- 新經歷或重新經歷,以前不知或未經驗過
- 成語出處:
* 第一個字是前的成語,前字開頭的成語,前字開頭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