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一開頭的成語 (873個)

    681

    技之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ì zhī c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技:技能;本領;長:擅長、專長。有某種專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64回:“凡琴棋書畫,醫卜星相,如有技之長者,前來進謁,莫不優禮以待。”
    682

    己之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ǐ zhī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個人的私心、私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李格非《書洛陽名園記后》:“放乎己之私,自為之而忘天下之治,忽欲退享此得乎?”
    683

    介之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iè zhī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個微末的士人。②忠心正直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趙曄《吳越春秋·勾踐入臣外傳》:“彼越王者節之人,范蠡介之士。”
    684

    家之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jiā zhī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有獨特見解、自成體系的學說或論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欲以究天人之際,通古今之變,成家之言。”
    685

    口三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kǒu sān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嘮叨、話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焦延壽《易林》卷十:“口三舌,相妨無益。”
    686

    塊石頭落了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kuài shí tou luò le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放下了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十九回:“次后忽然寶玉去了,他兩個又是那個光景兒,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,越發塊石頭落了地,而且是意外之想,彼此放心,再無別意了。”
    687

    匡天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kuāng tiān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匡:糾正;天下:原指周天子統治所及的地方,即整個中國。糾正混亂局勢,使天下安定下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憲問》:“管仲相桓公,霸諸侯,匡天下,民到于今受其賜。微管仲,吾其被發左祍矣。”
    688

    口吸盡西江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是氣呵成、貫通萬法的意思。后比喻過于性急,想下子就達到目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居士龐蘊》:“待汝口吸盡西江水,即向汝道。”
    689

    口咬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kǒu yǎo d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口咬住不放。比喻堅持個廉潔,再不改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無名氏《官場維新記》第十回:“先把住持僧慧修,嚴行審訊,問他將李國斌藏在何處,慧修口咬定不認得李國斌。”
    690

    了百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iǎo bǎi d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辦事妥當、徹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張居正《答山東巡撫何來山》:“清丈事,實百年曠舉,宜及仆在位,務為了百當。”
    691

    攬包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ǎn bāo s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總攬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六:“指臺抹凳,擔湯擔水,攬包收,多是他上前替力。”
    692

    鱗半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ín bàn zh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鱗:魚類的鱗片。爪:鳥獸的腳趾。指繪畫中龍飛騰于云霧中;只顯露出部分鱗片和幾只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高仲武《中興間氣集 蘇渙》:“三年中作變律詩九首,上廣州李帥,其文意長于諷刺,亦有陳拾遺鱗半甲。”
    693

    來二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ái èr q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回又回,經過段時間。表示逐漸的意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88回:“來二去,眼大心肥,那里還能夠有長進呢?”
    694

    路風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ù fēng c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旅途辛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十六回:“國舅老爺大喜!國舅老爺路風塵辛苦。小的聽見昨日的頭起報馬來報,說今日大駕歸府,略預備了杯水酒撣塵,不知賜光謬領否?”
    695

    廉如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ián rú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官廉潔,如流水樣清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柯丹丘《荊釵記·民戴》:“老爺自到任以來,廉如水。百姓今喜高升,小老人具禮遠送。”
    696

    路神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lù shén q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同伙的人。意含譏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5回:“因指著應伯爵、謝希大說道:‘這兩個天殺的,和他都是路神祇。’”
    697

    毛不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máo bù bá
    成語解釋:
    根汗毛也不肯拔出來。形容為人十分吝嗇;自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楊子取為我,拔毛而利天下,不為也。”
    698

    夢華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mèng huá x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列子·黃帝》:“捍黃帝呴晝寢而夢,游于華胥氏之國。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,臺州之北,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;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,神游而已。”后因稱場幻夢為“夢華胥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列子·黃帝》:“[黃帝]晝寢而夢,游于華胥氏之國。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,臺州之北,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;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,神游而已。”
    699

    目了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mù liǎo r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目:看。了然:明明白白的樣子。眼就看得很清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137卷:“見得道理透后,從高視下,目了然。”
    700

    目十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mù shí 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書非常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劉克莊《雜記六言詩》詩:“五更三點待漏,目十行讀書。”
    * 第一個字是一的成語,一字開頭的成語,一字開頭的成語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