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開頭的成語 (873個)
-
41
一坐一起
- 成語拼音:
- yī zuò yī qǐ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一舉一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吳子·論將》:“觀敵之來,一坐一起,其政以理,其追北佯為不及,其見利佯為不知,如此將者,名為智將。”
-
42
一報還一報
- 成語拼音:
- yi bào huan yi bào
- 成語解釋:
- 舊時認為做了怎幺樣的事,就有怎幺樣的報應。也指怎幺對待別人的,也就會得到怎幺樣的回報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紀君祥《趙氏孤兒》第四折:“做冤仇能做毒,少不的一報還一報。”
-
43
一鼻孔出氣
- 成語拼音:
- yī bí kǒng chū qì
- 成語解釋:
- 同一個鼻孔出氣。比喻立場、觀點、主張完全一致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陳廷焯《白雨齋詞話》第一卷:“似此不必學溫韋,已與溫韋一鼻孔出氣。”
-
44
一表人材
- 成語拼音:
- yī biǎo rén cái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一表人物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劉璋《飛花艷想》第一回:“友梅生得一表人材,美如冠玉,又且穎悟過人,做的文章,便篇篇錦繡,字字珠璣,十五歲上,就領了錢塘縣學批首。”
-
45
一波未成,一波已作
- 成語拼音:
- yī bō wèi chéng,yī bō yǐ zuò
- 成語解釋:
- 一個波浪還沒形成,另一個波浪又起來了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姜夔《白石道人詩說》:“波瀾開闔,如在江湖中,一波未成,一波已作。”
-
46
一般無二
- 成語拼音:
- yi ban wu er
- 成語解釋:
- 完全一樣,沒有一點兒不同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三十五回:“縱是一根藤上結的,也有個大小不同,偏正不一,卻怎么一般無二?”
-
47
一悲一喜
- 成語拼音:
- yī bēi yī xǐ
- 成語解釋:
- 既悲傷又高興。《平妖傳》二回:“表公單單一身,不勝凄慘,且喜有了性命,又得了兩件至寶,正所謂一悲一喜。”
- 成語出處:
- 《平妖傳》二回:“表公單單一身,不勝凄慘,且喜有了性命,又得了兩件至寶,正所謂一悲一喜。”
-
48
一蹴而成
- 成語拼音:
- yī cù ér chéng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一蹴而就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鄒韜奮《什么事不可能》:“賴奧維一九○三年的飛機也還不是一蹴而成的。”
-
49
一辭同軌
- 成語拼音:
- yī cí tóng guǐ
- 成語解釋:
- 猶眾口一詞。所有的人都說同樣的話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韓非子 八奸》:“此皆俱進俱退,皆應皆對,一辭同軌以移主心者也。”又《內儲說上》:“今群臣無不一辭同軌乎季孫者,舉魯國盡化為一,君雖問境內之人,猶不免于亂也。”
-
50
一草一木
- 成語拼音:
- yī cǎo yī mù
- 成語解釋:
- 一棵草;一棵樹。比喻細小或平常的東西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應劭傳》:“春一草枯則為災,秋一木華亦為異。”
-
51
一刀切
- 成語拼音:
- yī dāo qiē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用劃一的辦法處理情況或性質不同的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劉心武《鐘鼓樓》第一章:“世界上的事,沒有一刀切的時候,沒有一切都合理都美滿的時候。”
-
52
一分一毫
- 成語拼音:
- yī fēn yī há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很少的數量。
- 成語出處:
- 朱自清《給亡婦》:“那里有一分一毫想著你自己。”
-
53
一分一厘
- 成語拼音:
- yī fēn yī lí
- 成語解釋:
- 分、厘:金錢單位,1元=10角,1角=10分,1=10厘。形容很少的數量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庾嶺勞人《蜃樓志》第23回:“你若短了一分一厘,怕不全家處斬?”
-
54
一干一方
- 成語拼音:
- yī gān yī fāng
- 成語解釋:
- 明代官場黑話,行賄一千一萬的隱語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陳洪謨《繼世紀聞》第二卷:“逆瑾用事,賄賂公行,凡有干謁者云饋一干,即一千之謂,云一方,即一萬之謂。”
-
55
一揮而就
- 成語拼音:
- yī huī ér jiù
- 成語解釋:
- 就:成。筆一揮就寫(畫)成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朱弁《曲洧舊聞》第七卷:“東坡一揮而就,不日傳部下,紙為之貴。”
-
56
一晦一明
- 成語拼音:
- yī huì yī míng
- 成語解釋:
- 一暗一明。常指晝夜循環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消息滿虛,一晦一明,日改月化。”《淮南子·兵略訓》:“一晦一明,孰知其端緒。”
-
57
一客不煩兩家
- 成語拼音:
- yī kè bù fán liǎng jiā
- 成語解釋:
- 煩:煩勞,麻煩。一個人全部承擔,或由一個人始終成全其事
- 成語出處:
- 宋·釋惟白《續傳燈錄·堂遠禪師》:“一鶴不棲雙木,一客不煩兩家。”
-
58
一口同音
- 成語拼音:
- yī kǒu tóng yīn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眾口一詞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十一回:“所以聽得周三說了一句,大家就一口同音說,以義氣為重。”
-
59
一鱗片爪
- 成語拼音:
- yī lín piàn zhǎo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一鱗一爪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〈王西彥小說選〉自序》:“現在重讀自己這一鱗片爪時,就愈益感覺到,對那個暴風雨前的黑暗時代,我們實在太需要宏偉的史詩了。”
-
60
一溜煙
- 成語拼音:
- yī liú yā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跑得很快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一百五回:“那些親友聽見,就一溜煙如飛的出去了。”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五回:“說罷了這一句,便一溜煙外面去了。”
* 第一個字是一的成語,一字開頭的成語,一字開頭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