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一開頭的成語 (873個)

    21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nián yī hu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成語出處:
    柳青《創業史》第部第九章:“咱也不回土改,咱也不宣布結束。”
    22

    氣呵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qì hē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呵:呼氣。口氣做成。形容文章結構緊湊;文氣連貫。也比喻做件事安排緊湊;迅速不間斷地完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胡應麟《詩藪 近體中》:“若‘風急天高’,則篇之中句句皆律,句之中字字皆律,而實意貫穿,氣呵成。”
    23

    人高升,眾人得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rén gāo shēng,zhòng rén dé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個人做了官,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沾光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斌《紅旗譜》第卷:“人高升,眾人得濟。你個人掙錢,大家子人不受急窄了。”
    24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ǒu yī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足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棠棣之華》第五幕:“我們的父親死得很早,是我們的母親把我們姐弟兩人腳撫養成人。”
    25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ì yī y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完全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十九回:“佘道臺見了這副神氣,更覺得同花小紅樣,毫無二致。”
    26

    身做事身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個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擔責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璿《飛龍全傳》第24回:“我身做事身當,既有本事打了這強徒,那里等得他去調兵?”
    27

    物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wù kè yī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有種事物,就會有另種事物來制服它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霜葉紅似二月花》:“然而趙守翁竟無奈她何,此謂人生萬物,物克物。”
    28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wù yī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有種事物,就會有另種事物來制服它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6回:“法空這等銅筋鐵骨,偏遇著文忠臣,更狠似他,真個制。”
    29

    線生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iàn shēng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還有點兒生存的希望(線:極其細微;微少;生機:生存的機能;指生存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:“若借溫太真之事,為小人開線生路,借范堯夫之言,為君子憂后來之禍,則失之矣。”
    30

    線希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iàn xī w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還有點微弱的希望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丁玲《水》:“他們還留著線希望,這希望使他們天地瘦起來,然而卻天地清醒起來了。”
    31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ī yī ch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夕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朱子語類》卷十三:“所以圣人垂戎謂:臣弒父,非朝之故,其所由來者漸矣。”
    32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īn yī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16回:“他怎的就知我和你計?想必你叫他話來。”
    33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īn yī l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掛枝兒·多心》:“初相交,指望你路;到如今,眼面上做工夫。”
    34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iào yī p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笑”。指臉上的表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子夜》十:“大客廳上有幾個人,都屏息側立,在伺察吳蓀甫的顰。”
    35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xūn yī y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薰:香草。蕕:臭草。香臭夾雜,往往只聞其臭不聞其香。故用來比喻惡之中,善易消而惡難除。有兩個意思:(1)比喻善易消惡易存,或善不能止惡,惡能消善。(2)臭,善惡分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左傳僖公四年:蕕,十年尚猶有臭。 《左傳》 僖公四年: 蕕, 十年尚猶有臭。先秦?左丘明《左傳?僖公四年》:蕕,十年尚猶有臭。
    36

    言半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bàn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言半語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朱子語類》卷十:“近來學者有種則舍去冊子,卻欲于言半句上便要見道理。”
    37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án yī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每句話,每個行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馮景《今世說序》:“則夫行,傳其人之神,何以異是。”
    38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yī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每字每句。②形容說話清楚從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林蘭《紅棉襖》:“三嬸子點撕著那發了黑的棉花,句地說:‘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語不進的,寫不上,算不上,工作團咋派上他這個老實疙瘩。’”
    39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hī yī j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本指樹木的枝節。②喻事物之細小部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莫是龍《畫說》:“畫樹之竅,只在多曲,雖節,無有可直者。”
    40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hī yī j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肢半節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準風月談·感舊以后(上)》:“但也因為所指的是群,所以被觸著的當然也不會少,即使不是整個,也是那里的節。”
    * 第一個字是一的成語,一字開頭的成語,一字開頭的成語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