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龍字的成語 (331個)
-
21
鼎成龍去
- 成語拼音:
- dǐng chéng lóng qù
- 成語解釋:
- 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曈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以“鼎成龍去”指帝王去世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於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曈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
-
22
鼎成龍升
- 成語拼音:
- dǐng chéng lóng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鼎成龍去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郎瑛《七修類稿·國事一·象簡龍衣聯》:“高廟鼎成龍升之日,建文即位,成祖以燕王來,奔而不朝,蓋以叔不拜侄也。”
-
23
打鳳撈龍
- 成語拼音:
- dǎ fèng lāo lóng
- 成語解釋:
- 鳳、龍:這里指人才。比喻搜索、物色難得的人才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朱凱《昊天塔》第一折:“也不須打鳳撈龍,別選元戎。”
-
24
打鳳牢龍
- 成語拼音:
- dǎ fèng láo lóng
- 成語解釋:
- 亦作“打鳳撈龍”。①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。②喻設法尋找合適的人選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關漢卿《單刀會》第三折:“安排下打鳳牢龍,準備著天羅地網,也不是待客筵席,則是個殺人、殺人的戰場。”
-
25
雕龍畫鳳
- 成語拼音:
- diāo lóng huà fèng
- 成語解釋:
- 刻繪龍鳳
- 成語出處:
- 胡世香《巧取陳家寨》:“門上雕龍畫鳳,粉壁襯著紅漆家具,分外耀眼。”
-
26
大水沖了龍王廟
- 成語拼音:
- dà shuǐ chōng le lóng wáng mià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本是自己人,因不相識而相互發生了沖突爭端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七回:“大水沖了龍王廟,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咧!”
-
27
大水淹了龍王廟
- 成語拼音:
- dà shuǐ yān le lóng wáng miào
- 成語解釋:
- 龍王廟:管水之神的廟宇。比喻本是自己人,因不相識而互相之間發生了爭端。
- 成語出處:
-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4章:“闖王派我來,也只是同你們見見面,交交朋友,免得日后大水淹了龍王廟,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。”
-
28
得婿如龍
- 成語拼音:
- dé xù rú ló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得到稱心如意的佳婿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葉廷珪《海錄碎事·人事》:“后漢李贗、孫秀俱娶太尉恒焉女,時人謂恒叔元兩女俱乘龍,言得婿如龍。”
-
29
惡龍不斗地頭蛇
- 成語拼音:
- è lóng bù dòu dì tóu shé
- 成語解釋:
- 地頭蛇:比喻稱霸一方的人。比喻外來者盡管很厲害,也斗不過本地的惡勢力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七卷:“大官人休說滿話!常言道:惡龍不斗地頭蛇。”
-
30
二龍戲珠
- 成語拼音:
- èr lóng xì zhū
- 成語解釋:
- 兩條龍相對,戲玩著一顆寶珠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三回:“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,齊眉勒著二龍戲珠金抹額。”
-
31
鳳表龍姿
- 成語拼音:
- fèng biǎo lóng zī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英俊的儀表
- 成語出處:
- 明 張鳳翼《紅拂記 俊杰知時》:“瞥然一見,鳳表龍姿自出群,雌雄勝負隱然分。”
-
32
風從虎,云從龍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cóng hǔ,yún cóng ló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周易 乾》:“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。水流濕,火就燥。云從龍,風從虎。圣人作而萬物睹。”
-
33
鳳附龍攀
- 成語拼音:
- fèng fù lóng pān
- 成語解釋:
- 漢揚雄《法言·淵騫》:“攀龍鱗,附鳳翼。”后以“鳳附龍攀”謂依附帝王權貴建功立業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揚雄《法言·淵騫》:“攀龍鱗,附鳳翼。”
-
34
附鳳攀龍
- 成語拼音:
- fù fèng pān lóng
- 成語解釋:
- 指巴結投靠有權勢的人以獲取富貴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揚雄《法言 淵騫》:“攀龍鱗,附鳳翼。”
-
35
鳳閣龍樓
- 成語拼音:
- fèng gé lóng lóu
- 成語解釋:
- 帝王居住的樓閣
- 成語出處:
- 南唐·李煜《破陣子》:“鳳閣龍樓連霄漢,玉樹瓊枝作煙蘿。”
-
36
鳳骨龍姿
- 成語拼音:
- fèng gǔ lóng zī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超凡的體格和儀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云笈七簽》卷四:“今視子之質,實霄景高煥,圓精重照,鳳骨龍姿,腦色寶曜。”
-
37
伏虎降龍
- 成語拼音:
- fú hǔ xiáng lóng
- 成語解釋:
- 伏:屈服;降:用用威力使屈服。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。形容力量強大,能戰勝一切敵人和困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馬致遠《任風子》第二折:“學師父伏虎降龍,跨鸞乘鳳。”
-
38
風虎云龍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hǔ yún lóng
- 成語解釋:
- 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王安石《浪淘沙令》詞:“湯武偶相逢,風虎云龍,興王袛在笑談中。”
-
39
鳳狂龍躁
- 成語拼音:
- fèng kuáng lóng zào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心情煩躁,精神失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韓偓《喜涼》詩:“爐炭燒人百疾生,鳳狂龍躁減心情。”
-
40
飛龍乘云
- 成語拼音:
- fēi lóng chéng yún
- 成語解釋:
- 指龍乘著云彩上天。比喻英雄乘時機而得勢。
- 成語出處:
- 戰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難勢》:“飛龍乘云,騰蛇游霧……夫有云霧之勢而能乘游之者,龍蛇之材美之也。”
* 龍的成語,帶龍字的成語,包含龍字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