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龍字的成語 (331個)

    261

    雀馬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è mǎ yú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泛指珍禽異獸。語本《漢書·西域傳贊》:“自是之后,明珠、文甲、通犀、翠羽之珍盈于后宮,蒲梢、文、魚目、汗血之馬充于黃門,鉅象、師子、猛犬、大雀之群食于外囿。殊方異物,四面而至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漢書·西域傳贊》:“自是之后,明珠、文甲、通犀、翠羽之珍盈于后宮,蒲梢、文、魚目、汗血之馬充于黃門,鉅象、師子、猛犬、大雀之群食于外囿。殊方異物,四面而至。”
    262

    前怕,后怕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pà lóng,hòu pà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膽小怕事,顧慮太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惟敏《朝天子 感述》:“磊落英雄,清修人物,前怕狼后怕虎。設謀,使毒,只待把忠良妒。”
    263

    日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jiǎo lóng t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相術家謂天庭隆起為庭。“日角庭”為帝王的貴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·唐儉傳》:“[高祖]密訪時事,儉曰:‘明公日角庭,李氏又在圖牒,天下屬望,非在今朝。’”
    264

    日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jiǎo lóng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相術家謂額頭隆起為顏。“日角顏”為帝王的貴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梁書·元帝紀》:“陛下日角顏之姿,表于徇齊之日;彤云素氣之瑞,基于應物之初。”
    265

    似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ú lóng sì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勇猛有活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方汝浩《禪真逸史》第三十九回:“云氣變幻無窮,倏忽如似虎。人情世態,大率相同。”
    266

    人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zhōng lóng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中豪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宋纖傳》:“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也。”
    267

    人中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zhōng zhī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中豪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宋纖傳》:“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也。”
    268

    蜀得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ǔ dé qí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杰出人物。蜀國得到諸葛亮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品藻》:“于時以為‘蜀得其,吳得其虎,魏得其狗’。”
    269

    蛇化為,不變其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 huà wéi lóng,bù biàn qí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,實質還是一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外戚世家》:“蛇化為,不變其文;家化為國,不變其姓。”
    270

    尸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ī jū lóng x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居:靜居;見:出現。靜如尸而動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 在宥》:“故君子茍能無解其五藏,無擢其聰明,尸居而見,淵默而雷聲。”
    271

    活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lóng huó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和富有活力的猛虎。形容活潑矯健;富有生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95卷:“只見得他如生活虎相似,更把捉不得。”
    272

    活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lóng huó x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描繪生動逼真
    成語出處:
    方志敏《可愛的中國·獄中紀實七》:“呈辭上說得生活現,不由你不核準。”
    273

    見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lóng jiàn sh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清趙執信《談錄》:“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,曰:‘詩如然,首尾爪角鱗鬣,一不具,非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詩如神,見其首不見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,安得全體?’”后以“神見首”指詩文跌宕多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趙執信《談錄》:“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,曰:‘詩如然,首尾爪角鱗鬣,一不具,非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詩如神,見其首不見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,安得全體?’”
    274

    見首不見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是談詩的神韻,后比喻人的行蹤詭秘,剛一露面又不見了。也比喻言辭閃爍,使人捉摸不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趙執信《談錄》:“詩如神,見其首不見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,安得全體?”
    275

    馬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lóng mǎ zhu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身體健壯、氣宇軒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歐陽山《苦斗》:“那時候,一個個青年人都是神馬壯,氣吞牛斗。”
    276

    失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lóng shī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勢:地位和權力。比喻失去地位和權力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隗囂傳》:“要之,魚不可脫于淵,神失勢,即還與蚯蚓同。”
    277

    歲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ì zài lóng s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后漢書·鄭玄傳》:“五年春,夢孔子告之曰:‘起,起,今年歲在辰,來年歲在巳。’既寤,以讖合之,知當命終,有頃寢疾。”李賢注:“北齊劉晝《高才不遇傳》論玄曰‘辰為,巳為蛇,歲至蛇。賢人嗟,玄以讖合之’,蓋謂此也。”歲,歲星;,指辰;蛇,指巳。后謂命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鄭玄傳》:“五年春,夢孔子告之曰:‘起,起,今年歲在辰,來年歲在巳。’既寤,以讖合之,知當命終,有頃寢疾。”李賢注:“北齊劉晝《高才不遇傳》論玄曰‘辰為,巳為蛇,歲至蛇。賢人嗟,玄以讖合之’,蓋謂此也。”
    278

    鼉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ó fèn lóng c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鼉:揚子鱷。如鼉憤怒,如憂愁。比喻樂曲的情調悲憤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過江夜行武昌山上聞黃州鼓角》詩:“誰言萬方聲一概,鼉憤愁為余變。”
    279

    托鳳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ō fèng pān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攀附鳳。比喻依附帝王、權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揚戲傳》:“宗計于朝,或異或同,敵以乘釁,家破人亡。乖道反德,托鳳攀。”
    280

    芻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ǔ lóng chú g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泥土捏的,稻草扎的狗。比喻名不副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志 杜微傳》:“曹丕篡弒,自立為帝,是猶土芻狗之有名也。”
    * 龍的成語,帶龍字的成語,包含龍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