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龍字的成語 (331個)

    201

    躍鴻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yuè hóng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高舉遠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王世貞《說部》:“東方朔、阮籍其善處難者乎?既弗能避,又弗欲免,曷不躍鴻矯哉?”
    202

    躍虎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yuè hǔ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超逸雄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王夫之《夕堂永日緒論外編》:“至若涇陽先生,以躍虎踞之才,左宜右有,隨手合轍,意至而詞隨,更不勞其揀擇。”
    203

    吟虎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yín hǔ x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吟:鳴、叫;嘯:獸類長聲吼叫。像一樣長鳴;像虎一樣咆哮。原比喻同類事物互相感應。現多比喻吟誦的聲音抑揚頓挫。也用以形容響聲洪大;氣勢盛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頎《聽安萬善吹觱篥歌》:“吟虎嘯一時發,萬籟百泉相與秋。”
    204

    陽泣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yáng qì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戰國策·魏策四》:“魏王與陽君共船而釣,陽君得十馀魚而涕下。王曰:‘有所不安乎?如是,何不相告也?’對曰:‘臣無敢不安也。’王曰:‘然則何為出涕?’曰:‘臣為王之所得魚也。’王曰:‘何謂也?’對曰:‘臣之始得魚也,臣甚喜,后得又益大,今臣直欲棄臣前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·魏策四》:“魏王與陽君共船而釣,陽君得十馀魚而涕下。……王曰:‘然則何為出涕?’曰:‘臣為王之所得魚也。’王曰:‘何謂也?’對曰:‘臣之始得魚也,臣甚喜,后得又益大,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。……臣亦將棄矣,臣安能無涕
    205

    御上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yù shàng b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馭上賓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乃上去。”
    206

    馭上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yù shàng b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亦作“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馭上賓”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。意為乘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乃上去。”
    207

    鯉魚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ǐ yú tiào lóng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門,就會變化成。比喻中舉、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。也比喻逆流前進,奮發向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埤雅 釋魚》:“俗說魚躍門,過而為,唯鯉或然。”
    208

    陽之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yáng zhī x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興:嗜好,雅興。戰國時陽君以男色事魏王而得寵。指喜好男色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九回:“原來薛蟠自來王夫人處住后,便知有一家學,學中廣有青年子弟,不免偶動了陽之興,因此也假來上學讀書。”
    209

    章鳳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zhāng fèng c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凡的儀表風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邵混之《元氏縣令龐君清德碑》:“君純德天資,大材靈降,章鳳彩,凝脂點漆。”
    210

    姿鳳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zī fèng c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姿態風采非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郭勛《英烈傳》第15回:“陶安見太祖姿鳳采,也自羨得所主。”
    211

    章鳳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zhāng fèng h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文采炳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東陽《贈太子太保縝遠侯顧公合葬墓志銘》:“章鳳函,天子有誥。”
    212

    章鳳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zhāng fèng z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章:文采。蛟的文采,鳳凰的姿容。比喻風采出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“嵇康身長七尺八寸,風姿特秀。”劉孝標注引《嵇康別傳》:“康長七尺八寸,偉容色,土木形骸,不加飾厲,而章鳳姿,天質自然。”
    213

    爭虎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zhēng hǔ d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馬致遠《漢宮秋》第二折:“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呂太后,枉以后爭虎斗,都是俺鸞交鳳友。”
    214

    蟄蠖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zhé huò q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隱居不仕。語本《易·系辭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蛇之蟄,以存身也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易·系辭下》:“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蛇之蟄,以存身也。”
    215

    睜虎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zhēng hǔ y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蠻橫霸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5回:“他家一門都是睜虎眼的腳色,只有三老還是個盛德人。”
    216

    戰虎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zhàn hǔ z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爭虎斗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班固《答賓戲》:“分裂諸夏,戰虎爭。”
    217

    爭虎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zhēng hǔ z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爭虎斗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孫光憲《河傳》詞:“爭虎戰分中土,人無主,桃葉江南渡。”
    218

    章麟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zhāng lín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珍希,不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楊應登《寄趙梅州》詩:“天下規矩見卓絕,章麟角諸公子。”
    219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zǐ lóng s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借指權貴人家的子弟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52回:“我家也是孫,放著先朝丹書鐵券,誰敢不敬?”
    220

    章秀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óng zhāng xiù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文章秀逸遒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梅堯臣《讀萃秘校卷》詩:“章秀骨若輕時,繼作五弦須款款。”
    * 龍的成語,帶龍字的成語,包含龍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