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骨字的成語 (239個)
-
21
刺心刻骨
- 成語拼音:
- cì xīn kè gǔ
- 成語解釋:
- ①謂感念至深。②亦作“刺心切骨”。內心極其悲憤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陳確《答惲促升書》:“遵教及此,直是刺心刻骨,弟誠多言矣。”
-
22
刺心切骨
- 成語拼音:
- cì xīn qiē gǔ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刺心刻骨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于晃《乞恩疏》:“古今人臣于忠,未有如臣父之慘烈也。臣之痛憤,刺心切骨,何時可已!”
-
23
道骨仙風
- 成語拼音:
- dào gǔ xiān fēng
- 成語解釋:
- 謂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氣質神采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程珌《喜遷鶯·壽薛樞密》詞:“道骨仙風,安排頓著,須是人間紫府。”
-
24
奪胎換骨
- 成語拼音:
- duó tāi huàn gǔ
- 成語解釋:
- 奪別人之胎以轉生;換己之凡骨為仙骨。本道家語。后比喻學習前人文學藝術的立意和技巧以創新。也比喻重新做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釋惠洪《冷齋夜話 換骨奪胎法》引黃庭堅曰:“不易其意而造其語,謂之換骨法;窺入其意而形容之,謂之奪胎法。”
-
25
粉骨捐軀
- 成語拼音:
- fěn gǔ juān qū
- 成語解釋:
- 指粉身碎骨,獻出生命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杜牧《又謝賜批答表》:“勢當戮力盡瘁,粉骨捐軀,知無不為,見死寧避!”
-
26
鳳骨龍姿
- 成語拼音:
- fèng gǔ lóng zī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超凡的體格和儀態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云笈七簽》卷四:“今視子之質,實霄景高煥,圓精重照,鳳骨龍姿,腦色寶曜。”
-
27
粉骨糜軀
- 成語拼音:
- fěn gǔ mí qū
- 成語解釋:
- 猶粉身碎骨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王維《為薛使君謝婺州刺史表》:“臣縱粉骨糜軀,不報萬分之一。”唐 顏真卿《謝戶部侍郎表》:“粉骨糜軀,罔知攸答。”
-
28
粉骨糜身
- 成語拼音:
- fěn gǔ mí shēn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粉骨碎身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岳飛《奏乞解軍務札子》:“茍非木石,寧不自知?每誓粉骨糜身,以圖報稱。”
-
29
風骨峭峻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gǔ qiào jùn
- 成語解釋:
- 峭峻:山又高又陡。形容人很有骨氣,剛直不阿。也比喻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韓愈《感春》詩:“孔丞別我適臨汝,風骨峭峻遺塵埃。”
-
30
粉骨碎身
- 成語拼音:
- fěn gǔ suì shēn
- 成語解釋:
- 指身軀粉碎,犧牲生命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蔣防《霍小玉傳》:“平生志愿,今日獲從,粉骨碎身,誓不相舍。”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:“蘭孫道:‘相公、夫人正是重生父母,雖粉骨碎身,無可報答。’”
-
31
焚骨揚灰
- 成語拼音:
- fén gǔ yáng huī
- 成語解釋:
- 燒掉尸骨,揚棄骨灰。形容非常仇視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梁書·侯景傳》:“曝尸于建康市,百姓爭取屠膾啖食,焚骨揚灰。”
-
32
附骨之疽
- 成語拼音:
- fù gǔ zhī jū
- 成語解釋:
- 附:靠近;疽:毒瘡。緊貼骨頭的毒瘡。比喻侵入內部而又難以除掉的敵對勢力
- 成語出處:
- 清·譚嗣同《上歐陽中鵠書》歐陽中鵠批跋:“陰棄者如瘵病,如附骨之疽。”
-
33
豐肌弱骨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jī ruò gǔ
- 成語解釋:
- 豐潤的肌膚,柔嫩的骨骼。形容女子或花朵嬌嫩艷麗而有豐韻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范成大《園丁折花七品各賦一絕》:“豐肌弱骨自喜,醉暈妝光總宜。獨立風前雨里,嫣然不要人持。”
-
34
豐肌秀骨
- 成語拼音:
- fēng jī xiù gǔ
- 成語解釋:
- 豐潤的肌膚,柔嫩的骨骼。形容女子或花朵嬌嫩艷麗而有豐韻。同“豐肌弱骨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袁去華《山花子》詞:“霧閣云窗別有天,豐肌秀骨凈娟娟。獨立含情羞不語,總妖研。”
-
35
粉身灰骨
- 成語拼音:
- fěn shēn huī gǔ
- 成語解釋:
- 身體粉碎而死。比喻為了某種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險而喪失生命。同“粉身碎骨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張鷟《游仙窟》:“玉饌珍奇,非常厚重,粉身灰骨,不能酬謝。”
-
36
粉身碎骨
- 成語拼音:
- fěn shēn suì gǔ
- 成語解釋:
- 全身粉碎。多指為了某種目的而不惜犧牲生命。也比喻徹底遭到失敗或遭遇極大的磨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蔣防《霍小玉傳》:“平生志愿,今日獲從,粉骨碎身,誓不相舍。”
-
37
凡胎俗骨
- 成語拼音:
- fán tāi sú gǔ
- 成語解釋:
- 凡:平庸,尋常。指人間普通平庸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無名氏《蕉帕記》第三出:“向來偏覓多人,皆系凡胎俗骨,無可下手。”
-
38
凡胎濁骨
- 成語拼音:
- fán tāi zhuó gǔ
- 成語解釋:
- 指人間普通的,平庸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村樂堂》第一折:“我和這等愚眉肉眼難相瞅,凡胎濁骨難相守。”
-
39
功成骨枯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chéng gǔ kū
- 成語解釋:
- 語本唐曹松《己亥歲》詩之一:“憑君莫話封侯事,一將功成萬骨枯。”后以“功成骨枯”喻為了一己私利,讓其它許多人為之付出巨大的犧牲。
- 成語出處:
- 語出唐·曹松《己亥歲》詩之一:“憑君莫話封侯事,一將功成萬骨枯。”
-
40
骨顫肉驚
- 成語拼音:
- gǔ chàn ròu jīng
- 成語解釋:
- 顫:發抖。形容驚恐萬狀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77回:“卻說王甫在麥城中,骨顫肉驚。”
* 骨的成語,帶骨字的成語,包含骨字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