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骨字的成語 (239個)

    221

    粘皮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n pí zhe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粘:粘貼,膠合。形容言行辦事不干脆爽利,執著刻板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朱熹《朱子全書》第18卷:“其深淺在人,不必恁地粘皮著去說。”
    222

    搗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áo gǔ dǎo s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十分刻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16回:“惹的那個先生鑿搗髓的臭罵一場,即刻收拾了書籍去了。”
    223

    凡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ó gǔ fán tā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凡人的重濁軀體。指塵世之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馬致遠《黃粱夢》第二折:“休道是濁凡胎,便是釋迦佛也惱下蓮臺。”
    224

    行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ǒu gǔ xíng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行尸:會行走的尸體。比喻雖有形骸卻沒有靈魂,庸碌無能、毫無生氣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柳梢青》詞:“走行尸,貪財競色,枉銷年月。”
    225

    眾毀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huǐ xiāo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眾多的毀謗,可以銷熔人的骼。比喻讒言多可以混淆是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李綱《宮詞謝表》:“眾毀銷,雖貽投抒之嗟;太陽中天,必冀容光之照。”
    226

    澤及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é jí cī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澤:恩澤;髊:肉未爛盡的骸。恩澤及于死者。形容恩德深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衛·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孟冬紀·異用》:“文王賢矣,澤及髊,又況于人乎!”
    227

    擢筋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ó jīn gē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擢筋剝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上知府王龍圖書》:“自近歲以來,蜀人不知有勤恤之,如擢筋割以奉其上,而不免于刑罰。”
    228

    澤及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é jí kū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澤:恩澤;枯:死去已久的人。恩澤及于死者。形容給人恩惠極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呂氏春秋·孟冬紀·異用》:“文王賢矣,澤及髊,又況于人乎!”
    229

    眾口鑠金,積毀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kǒu shuò jīn,jī huǐ xiāo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:熔化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:“積羽沉舟,群輕折軸,眾口鑠金,積毀銷。”
    230

    眾毛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máo fēi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眾多輕物能掀起重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白《雪讒詩贈友人》:“群輕折軸,下沉黃泉;眾毛飛,上凌青天。”
    231

    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,lù yǒu dòng sǐ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,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。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甫《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》詩:“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。”
    232

    粘皮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n pí dài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言行不干脆,不爽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 蘇知縣羅衫再合》:“我是一刀兩斷的性子,不學那粘皮帶。”
    233

    賊皮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éi pí zéi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賊人肉體久受責罰,耐受性強。形容作賊已十分老練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21卷:“李彪終久是衙門人手段,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來,先把李旺打一個下馬戚。問道:‘銀子那里去了?’李旺是賊皮賊,一任打著,只不開口。”
    234

    至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qīn gǔ r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至親:關系最近的親戚;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。最親近的親屬。一般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二卷:“除是至親肉,終日在面前的,用意體察,才看得出來。”
    235

    鉆心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àn xīn cì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鉆入心里,侵入中。形容刺激極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漁《比目魚》第六回:“一到登場的時節,他把我認做真妻子,我把他認做真丈夫。沒有一句話兒,不說得鉆心刺。”
    236

    主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ǔ xīn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可以倚仗、做為憑借或起核心作用的人或事物。也指主見,主意
    成語出處:
    馮志《敵后武工隊》第23章:“從面容上看,松田像是有了主心。”
    237

    直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í yán gǔ gě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直言:正直的言論;鯁:魚卡在喉嚨里。直話如不說出來,就像魚卡在喉嚨里般難受。比喻為人耿直,敢于直言,氣節剛正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爭臣論》:“知朝廷有直言鯁之臣,天子有不譖賞從諫如流之美。”
    238

    冢中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ǒng zhōng kū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冢:墳墓。墳墓里的枯。比喻沒有力量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志 先主傳》:“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?冢中枯,何足介意!”
    239

    錚錚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ēng zhēng tiě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的剛正不阿,堅強不屈的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柯巖《奇異的書簡·美的追求者》:“狂風暴雨刮走的只是枯枝敗葉,留下的卻是錚錚鐵。”
    * 骨的成語,帶骨字的成語,包含骨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