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馬字的成語 (466個)

    121

    害群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ài qún zhī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危害群的壞。比喻危害集體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劉安世《盡言集 應詔言集》:“恣其毀譽;如害群之,豈宜輕議哉!”
    122

    諱樹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ì shù shù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史記·萬石張叔列傳》:“建為郎中令,書奏事,事下,建讀之,曰:‘誤書!“”者與尾當五,今乃四,不足一。上譴死矣!’甚惶恐。其為謹慎,雖他皆如是。萬石君少子慶為太仆,御出,上問車中幾,慶以策數畢,舉手曰:六。慶于諸子中最為簡易矣,然猶如此。”《漢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萬石張叔列傳》:“建為郎中令,書奏事,事下,建讀之,曰:‘誤書!“”者與尾當五,今乃四,不足一。上譴死矣!’……萬石君少子慶為太仆,御出,上問車中幾,慶以策數畢,舉手曰:六。慶于諸子中最為簡易矣,然猶如此。”
    123

    見鞍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ān sī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湯顯祖《紫釵記 哭收釵燕》:“休喳,俺見鞍思,難道他是野草閑花?”
    124

    鳩車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ū chē zhú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鳩車、竹:兒童玩具。借指童年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寅《集余園看梅同人限字賦詩追憶昔游有感而作》:“鳩車竹曾經處,鮐背龐眉識此生。”
    125

    金戈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gē tiě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金戈:金屬制的戈;鐵:披有鐵甲的。揮動金戈;騎著鐵。比喻戰爭及戎生涯。也形容軍隊或將士的威武雄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五代史 李襲吉傳》:“金戈鐵,蹂踐于明時。”
    126

    襟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jú mǎ n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唐 韓愈《符讀書城南》詩:“人不通古今,牛而襟裾。”
    127

    碧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mǎ bì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:金山;碧雞:碧雞山。古人作為祥瑞的征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郊祀志》:“或言益州有金、碧雞之神,可蘸祭而致,于是遣諫大夫王褒使持節而求之。”
    128

    襟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ū mǎ jīn ni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。亦作“襟裾牛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韓愈《符讀書城南》詩:“人不通古今,牛而襟裾。”
    129

    克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iàn mǎ kè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死的委婉語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棟《心心相印》:“我比老弟癡長五歲,河北滄州人氏,父親一九六七年被‘造反派’趕去見克思了;不久,母親也悲傷過度,哀哀而逝。”
    130

    玉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mǎ yù t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漢代的金門,是學士待詔的地方;玉堂:玉堂殿,供侍詔學士議事的地方。舊指翰林院或翰林學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揚雄《解嘲》:“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,處不諱之朝,與群賢同行,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,曾不能畫一奇,出一策,上說人主,下談公卿。”
    131

    金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qī mǎ tǒ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桶:糞桶。用金漆漆過的糞桶。指服飾華麗而無德無才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4回:“一個個不管自己肚子里是一團糞草,只顧外面打扮得美服華冠,可不象個金漆桶。”
    132

    僅容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ǐn róng xuán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住宅地方狹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·李沆傳》:“治第封丘門內,廳事前僅容旋。”
    133

    君子一言,快一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ūn zǐ yī yán,kuài mǎ yī b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一言為定,決不翻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袁州南源道明禪師》:“快一鞭,快人一言。有事何不出頭來,無事各自珍重。”
    134

    尻輪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o lún shén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以尻為車而神游。指隨心所欲遨游自然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劉壎《隱居通議 駢儷三》:“尻輪神,偏從塵外遨游。”
    135

    而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òu mǎ ér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勒住頭進行規勸。形容竭力進行勸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:“西伯卒,武王載木主,號為文王,東伐紂。伯夷、叔齊叩而諫曰:‘父死不葬,爰及干戈,可謂孝乎?以臣弒君,可謂仁乎?’左右欲之。太公曰:‘此義人者。’扶而去之。”
    136

    加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ài mǎ jiā b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再打幾鞭。比喻快上加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徐姬《殺狗記 看書苦諫》:“何不快加鞭,逕趕至蒼山,救取伯伯。”
    137

    一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uài mǎ yī b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跑得快的只著一鞭就行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六卷:“快一鞭,快人一言。”
    138

    尻輿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o yú shén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尻輪神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,以神為,予因以乘之,豈更駕哉。”成玄英疏:“尻無識而為輪,神有知而作,因漸漬而變化,乘輪以遨游,茍隨任以安排,亦于何而不適者也。”
    139

    開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āi zú mǎ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為一個人或一個單位盡最大的努力,拿出全部力量去工作
    成語出處:
    140

    練兵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àn bīng mò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訓練士兵,喂飽戰。指作好戰斗準備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洵《幾策 審敵》:“將遂練兵秣以出于實,實而與之戰,破之易爾。”
    * 馬的成語,帶馬字的成語,包含馬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