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馬字的成語 (466個)

    361

    提劍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í jiàn hàn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戰奔馳出汗,比喻征戰勞苦。手提寶劍,身跨戰。比喻在戰場上建立功勛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書·宇文貴傳》:“男兒當提劍汗以取公侯,何能如先生為博士也!”
    362

    脫韁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ō jiāng zhī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沒有了約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夜讀偶記》:“但因采取了漫談的方式,信筆所之,常如脫韁之,離題頗遠。”
    363

    蜂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ǒng mǎ fēng wō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闖禍或敢于得罪厲害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老舍《駱駝祥子》:“小時候去用竿子捅蜂窩就是這樣,害怕,可是心中跳著要去試試。”
    364

    金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ě mǎ jīn g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形容威武雄壯的士兵和戰。②謂戰事,兵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李綱《以舊賜戰袍等贈韓少帥》詩之二:“鐵金戈睢水上,碧油紅旆海山濱。”元·關漢卿《雙赴夢》第三折:“憶當年鐵金戈,自桃園初結義,把尊兄輔佐。”
    365

    行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mǎ xíng k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奔馳神速;像是騰起在空中飛行一樣。比喻詩文氣勢豪放。也比喻人浮躁;不踏實。天:漢代西域大宛產的好;行空:騰空飛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劉子鐘《序》:“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眾表者,殆猶天行空而步驟不凡。”
    366

    童牛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niú jiǎo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童牛:沒有角的牛;角:長角的。比喻不倫不類的東西。也比喻違反常理,不可能存在的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揚雄《太玄 更》:“童牛角,不今不古。測曰,童牛角,變天常也。”
    367

    土牛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ǔ niú mù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泥塑的牛,木做的。比喻沒有實用的東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關尹子 八籌》:“知物之偽者,不必去物,譬如見土牛木,雖情存牛之名,而心忘牛之實。”
    368

    天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sù mǎ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雨粟,生角。謂不可能實現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刺客列傳論》:“世言荊軻,其稱太子丹之命,‘天雨粟,生角’也,太過。”
    369

    條條大路通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áo tiáo dà lù tōng luó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,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
    成語出處:
    艾煊《大江風雷》第五部:“小司書不等何為說完,就打斷了她的話,說:‘條條大路通羅。’”
    370

    銅圍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óng wéi tiě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堅固的陣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梁啟超《意大利建國三杰傳》:“奔突飄忽于銅圍鐵之中,為意大利國民一天然之陸軍學校。”
    371

    烏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ū bái mǎ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烏鴉變白,頭生角。比喻不能實現之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鮑照《代白紵舞歌辭》:“思君厚德委入山,潔誠洗志期暮年,烏白角寧足言。”
    372

    舞刀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dāo yuè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揮舞刀槍,縱躍戰。比喻奮勇作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楊家將演義》第三卷:“岳勝怒曰:‘好賊奴,敢如此大言!’舞刀躍,直取天佑。”
    373

    文君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jūn sī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漢代辭賦家司相如,在宴席上以琴音挑動臨邛富商卓王孫寡居的女兒卓文君;文君夜奔相如,與之結為夫婦。卓王孫不認這門親事,司相如與卓文君開了個酒館,文君當爐賣酒,相如穿著犢鼻褲與奴仆一道洗器皿,卓王孫感到恥辱,才被迫認親。事見《史記·司相如列傳》。后人用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司相如列傳》載:漢代辭賦家司相如,在宴席上以琴音挑動臨邛富商卓王孫寡居的女兒卓文君;文君夜奔相如,與之結為夫婦。卓王孫不認這門親事,司相如與卓文君開了個酒館,文君當爐賣酒,相如穿著犢鼻褲與奴仆一道洗器皿,卓王孫感到恥
    374

    奔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n mǎ bēn t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無數匹奔跑跳躍。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。奔騰:跳躍著奔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劉一止《水村一首示友人》:“秋光有盡意無盡,萬奔騰山作陣。”
    375

    分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mǎ fēn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代的一種酷刑,用五匹分裂人的頭和四肢。比喻硬把完整的東西分割得非常零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王西彥《老太婆伯伯》:“汪精衛私通外國卻饒放不得,抓到時應該千刀萬剮,五分尸。”
    376

    皆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n mǎ jiē y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喑:啞,失音。形容人民沉默不語。也比喻死氣沉沉的局面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三圖贊》序:“時西域貢……振鬣長鳴,萬皆喑。”
    377

    六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mǎ liù h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不守規矩、不受管束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378

    千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n mǎ qiān j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兵眾多或聲勢浩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千里獨行》第四折:“他恰才萬千軍擺下戰場,則見他們把門旗放,顯出那棄印封金有智量。”
    379

    齊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n mǎ qí y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所有的都沉寂無聲。比喻人們都沉默不語。形容死氣沉沉的局面。喑:啞;失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蘇軾《三圖贊》序:“時西域貢……振鬣長鳴,萬皆瘖。”
    380

    問牛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èn niú zhī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從旁推究,弄清楚事情真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趙廣漢傳》:“鉤距者,設欲知賈(價),則先問狗,已問羊,又問牛,然后及,參伍其賈,以類相準,則知之貴賤,不失實矣。”
    * 馬的成語,帶馬字的成語,包含馬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