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馬字的成語 (466個)

    241

    戀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ú mǎ liàn z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劣,跑不快的;棧:指棚。劣惦著的只是棚里的飼料。比喻無能的人只貪圖安逸,無遠大志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宣帝紀》:“爽與范內疏而智不及,駑戀棧豆,必不能用也。”
    242

    戀棧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ú mǎ liàn zhàn d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惦著的只是棚里的飼料。比喻無能的人只貪圖安逸,無遠大志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干寶《魏書》:“范則智矣,駑戀棧豆,爽必不能用也。”
    243

    鉛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ú mǎ qiān d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鉛刀:鉛質的刀。蹩腳的,不快的刀。比喻才力很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隗囂傳》:“昔文王三分,猶服事殷。但駑鉛刀,不可強扶。”
    244

    生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mǎ shēng hu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飽受壓迫剝削的非人生活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鄒韜奮《經歷·高三分院》:“我所做的只是捐了一天的薪水所得,救濟在日本紗廠里過牛生活,罷工后饑寒交迫的中國同胞。”
    245

    十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ú mǎ shí j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意是駿一天的路程,駑雖慢,但努力不懈,走十天也可以到達。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,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荀況《荀子 勸學》:“騏驥一躍,不能十步;駑十駕,功在不舍。”
    246

    十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ú mǎ shí sh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駑十駕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·齊俗訓》:“夫騏驥千里,一日而通;駑十舍,旬亦至之。”
    247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mǎ z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在皇帝前如牛般奔走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太史公牛走司遷再拜言,少卿足下:曩者辱賜書,教以慎于接物,推賢進士為務。”
    248

    南人駕船,北人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n rén jià chuán,běi rén chèng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南方人善于駕船,北方人善于騎。指各人均有所長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齊俗訓》:“胡人便于,越人便于舟。”
    249

    牛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sōu mǎ b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牛溲勃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·居室·房舍》:“收牛溲渤入藥籠,用之得宜,其價值反在參苓之上。”
    250

    牛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sōu mǎ bó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牛溲:牛屎;一說指車前草。勃:一種生長在濕地及腐木上的菌類植物;俗稱牛尿和屁菌。借指不值錢的下賤而有用的東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玉札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勃,敗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無遺者,醫師之良也。”
    251

    牛頭不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óu bù duì mǎ m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答非所問或對不上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二十四回:“盡其所有寫上,都是牛頭不對面。”
    252

    牛頭不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 蘇知縣羅衫再合》:“見鬼,大爺自姓高,是江西人,牛頭不對嘴!”
    253

    牛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óu mǎ m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佛家語;指閻王手下的兩鬼卒;一個頭像牛;一個面像。現比喻各種各樣兇惡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楞嚴經》:“牛頭獄卒,頭羅剎,手執槍矟,驅入城門。”
    254

    牛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iú tóng mǎ zǒu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泛指地位卑下的人。牛童,牧童;走,猶仆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元稹《〈白氏長慶集〉序》:“然而二十年間,禁省、觀寺、郵候墻壁之上無不書,王公妾婦、牛童走之口無不道。”
    255

    拿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ná xià mǎ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將人制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二十回:“叫我問誰去?誰不幫著你呢?誰不是襲人拿下來的?”
    256

    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īn dé yī shēn guǎ,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68回:“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。”
    257

    單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ǐ mǎ dān qi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打仗時一個人上陣。現比喻行動沒有人幫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道元《景德傳燈錄 汝州南院和尚》:“問:‘匹單槍來時如何?’師曰:‘待我斫棒。’”
    258

    當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ǐ mǎ dāng x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當先。指沖鋒在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關漢卿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刀橫宇宙三軍喪,匹當先戰百合。”
    259

    觀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ǎo mǎ guān hu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語本唐孟郊《登科后》詩:“春風得意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后用“跑觀花”比喻大略地觀看一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唐·孟郊《登科后》詩:“春風得意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
    260

    溜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āi mǎ liū x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諂媚奉承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草明《乘風破浪》六:“新社會拍溜須根本吃不開。”
    * 馬的成語,帶馬字的成語,包含馬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