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馬字的成語 (466個)

    201

    毛蝟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máo wèi zh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蝟,同“猬”。形容狂風大作,氣候惡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鮑照《代出自薊北門行》:“疾風沖塞起,沙礫自飄揚;毛縮如蝟,角弓不可張。”
    202

    招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i mǎ zhāo b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買招軍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再生緣》第三回:“今中既到山中住,少不得,買招兵盡壯懷。”
    203

    脂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ò mǎ zhī ch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秣:喂;脂:涂油脂。喂飽,給車涂好油脂。指準備作戰或準備好交通工具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習鑿齒《漢晉春秋》:“便當秣脂車,陵蹈城邑,乘勝逐北,以定華夏。”
    204

    招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i mǎ zhāo j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招兵買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湯顯祖《牡丹亭·牝賊》:“有這等事?恭喜了!借此號令,買招軍。”
    205

    牛襟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niú jīn j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襟、裾:泛指人的衣服。、牛穿著人衣。比喻人不懂得禮節。也比喻衣冠禽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符讀書城南》詩:“人不通古今,牛而襟裾。”
    206

    木牛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ù niú liú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木制的牛形體、可行走的運輸器具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:“亮性長于巧思,損益連弩,木牛流,皆出其意。”
    207

    牛其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niú qí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、牛奔逸。《書·費誓》:“牛其風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穎達疏:“僖四年《左傳》云:‘唯是風牛不相及也。’賈逵云:‘風,放也,牝牡相誘謂之風。’然則牛風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遠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書·費誓》:“牛其風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穎達疏:“僖四年《左傳》云:‘唯是風牛不相及也。’賈逵云:‘風,放也,牝牡相誘謂之風。’然則牛風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遠去也。”
    208

    屁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pì j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阿諛奉迎的人,拍
    成語出處:
    熊召政《張居正》第二卷第30回:“楊用成生性愚憨,又是個屁精,除了自家上司,任誰都不認。”
    209

    疲人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pí rén j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疲:疲勞;倦:勞倦。人疲倦困乏。形容體力疲勞不堪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衛·吳起《吳子·治兵》:“疲人倦,而不解舍,所以不任其上。”
    210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qù mǎ g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據《淮南子·人間訓》載,邊塞老翁失,人以為禍,結果其領胡人駿同歸,人皆賀之,而其子卻因騎摔傷致殘,鄉人吊之,不料胡人入塞,邊塞丁壯戰死者十九,其子卻因腿跛而全。后因以“歸”喻世事多變,得失無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據《淮南子·人間訓》載,邊塞老翁失,人以為禍,結果其領胡人駿同歸,人皆賀之,而其子卻因騎摔傷致殘,鄉人吊之,不料胡人入塞,邊塞丁壯戰死者十九,其子卻因腿跛而全。
    211

    前潑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qián pō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夫妻離異,無法挽回
    成語出處:
    錢鐘書《圍城》:“雖然‘前潑水’,居然‘破鏡重圓’。”
    212

    前小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qián xiǎo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卒:兵;走卒。舊指在車前頭供使喚奔走的人。現多比喻為別人效力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鄒容《革命軍》:“皇漢民族亡國后之二百六十年;歲次癸卯之月日革命軍中前卒鄒容記。”
    213

    前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qián z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在前吆喝開路的兵卒差役。現在比喻為人奔走效力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符讀書城南》詩:“一為前卒,鞭背生蟲蛆;一為公與相,潭潭府中居。”
    214

    入華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rù huá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書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歸于華山之陽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后因以“入華山”表示天下太平,不再打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書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歸于華山之陽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    215

    如流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rú liú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人熙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揭傒斯《居庸行》:“關門兩向當天開,如流水車如雷。”
    216

    盲人騎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ng rén qí xiā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瞎子騎著瞎。形容亂闖瞎撞,非常危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排調》:“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,因共作了語……復作危語。桓曰:‘矛頭淅米劍頭炊。’殷曰:‘百歲老翁攀枯枝。’顧曰:‘井上轆轤臥嬰兒。’殷有一參軍在坐云:‘盲人騎瞎,夜半臨深池。’”
    217

    盲人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ng rén xiā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失明的人騎著瞎了眼的。比喻處于極端危險的境況中。也比喻亂闖瞎撞;非常危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排調》:“盲人騎瞎,夜半臨深池。”
    218

    如游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rú yóu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人熙熙攘攘的景象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皇后紀上 明德皇后》:“見外家問起居者,車如流水,如游龍。”
    219

    如游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rú yóu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如游龍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初學記》卷四引漢·劉楨《魯都賦》:“日暮宴罷,車騎就衢,蓋如飛鶴,如游魚。”
    220

    水車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ǎ shuǐ chē l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車水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黃瘦竹《題詞》:“即今水車龍地,曾是青撛白骨場。”
    * 馬的成語,帶馬字的成語,包含馬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