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飯字的成語 (92個)
-
81
有酒膽,無飯力
- 成語拼音:
- yǒu jiǔ dǎn,wú fàn lì
- 成語解釋:
- 有借著喝酒顯示出來的膽量,在平常的生活中則沒有勇力。指只有一時沖動的勇氣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79回:“如今薛蟠本是個憐新棄舊的人,且是有酒膽,無飯力的。”
-
82
衣架飯袋
- 成語拼音:
- yī jià fàn dài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沒有能力,干不了事的人
- 成語出處:
- 李棟《彩云歸》:“對于‘日求三餐,夜求一宿’的衣架飯袋、凡夫俗子來說,佛門也許是個逃離苦海的福地。”
-
83
衣架飯囊
- 成語拼音:
- yī jià fàn náng
- 成語解釋:
- 裝飯的口袋,掛衣的架子。比喻沒有能力,干不了什么事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其余皆是衣架飯囊、酒桶肉袋耳!”
-
84
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
- 成語拼音:
- yī lái shēn shǒu,fàn lái zhāng kǒu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懶惰成性,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31回:“安公子是自幼嬌養,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的人。”
-
85
一沐三捉發,一飯三吐哺
- 成語拼音:
- yī mù sān zhuō fà,yī fàn sān tǔ bǔ
- 成語解釋:
- 沐:洗頭;捉:用手攥住;哺:口中含的食物。洗一次頭與吃一頓飯要停頓三次。形容渴求賢才,謙恭下士。形容為延攬賢才而忙碌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魯周公世家》:“然我一沐三捉發,一飯三吐哺,起以待士,猶恐失天下之賢人。”
-
86
衣食飯碗
- 成語拼音:
- yī shí fàn wǎ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賴以生存的職業或技能等
- 成語出處:
- 元·李行道《灰闌記》楔子:“俺女孩兒倒也肯嫁他,只是俺這衣食飯碗,如何便割舍得。”
-
87
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
- 成語拼音:
- yī zhōu yī fàn,dāng sī lái chù bù yì
- 成語解釋:
- 一口粥,一口飯,都應當想到來得不容易。勸告人們要尊重勞動,愛惜糧食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朱柏廬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;半絲半縷,恒念物力維艱。”
-
88
屬纊含飯
- 成語拼音:
- zhǔ kuàng hán fàn
- 成語解釋:
- 屬纊:將新棉花放在瀕臨死亡之人的鼻孔前,以驗證他是否斷氣;含飯:入殮時用來放在死者口中的米粒。代指入殮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60回:“不孝于先嚴見背之日,未獲屬纊含飯,是尚何以靦顏而為人子也耶!”
-
89
濁醪粗飯
- 成語拼音:
- zhuó láo cū fàn
- 成語解釋:
- 濁醪:濁酒。指簡單粗糙的飲食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杜甫《清明二首》詩:“鐘鼎山林各天性,濁醪粗飯任吾年。”
-
90
蒸沙成飯
- 成語拼音:
- zhēng shā chéng fàn
- 成語解釋:
- 要把沙子蒸成飯。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楞嚴經》第六卷:“是故阿難若不斷淫,修禪定者,如蒸沙石,欲其成飯,經百千劫,只名熱沙。”
-
91
蒸沙為飯
- 成語拼音:
- zhēng shā wéi fàn
- 成語解釋:
- 要把沙子蒸成飯。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。同“蒸沙成飯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周履靖《錦箋記》第十九出:“清凈是菩提,愛染難離,蒸沙為飯飯終非,暮鼓晨鐘勤懺悔,怎免阿鼻。”
-
92
蒸沙作飯
- 成語拼音:
- zhēng shā zuò fàn
- 成語解釋:
- 要把沙子蒸成飯。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
- 成語出處:
* 飯的成語,帶飯字的成語,包含飯字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