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風字的成語 (946個)

    281

    清月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qīng yuè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清涼,月光明朗。形容夜景美好。同“清月朗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劉基《橫碧樓記》:“又聞柯亭有美竹,可為笛,清月明,登樓一吹,可以來鳳凰,驚蟄龍,真奇事也。”
    282

    情月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qíng yuè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亦作“情月意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高濂《玉簪記·合慶》:“京兆府當年指腹,女貞觀重會玉簪。慢寫出情月思,畫堂前侑酒承歡。”明·楊柔勝《玉環記·韋皋延賓》:“記當年與那人初見,只指望郵亭一夜姻緣,誰想他情月思深留戀,安甜靜,樂幽閑。”
    283

    前月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qián yuè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良辰美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劉禹錫《洛中逢白監同話游梁之樂因寄宣武令孤相公》詩:“借問前兼月下,不知何客對胡床。”
    284

    起云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qǐ yún yǒ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涌:水騰躍。大刮起來;烏云涌上來。比喻新生事物相繼興起;聲勢浩大”。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斷變化;雄偉壯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太史公自序》:“諸侯作難,起云蒸。”
    285

    情月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qíng yuè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情月思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九回:“眉似初春柳葉,常含著雨恨云愁;臉如三月桃花,暗帶著情月意。”
    286

    情月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qíng yuè zh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男女戀愛的事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五回:“司人間之情月債,掌塵世之女怨男癡。”
    287

    起云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qǐ yún z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刮起,烏云蒸騰。比喻事物迅速興起,聲勢浩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秦失其政,而陳涉發跡,諸侯作難,起云蒸,卒亡秦族。”
    288

    檣陣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qiáng zhèn mǎ
    成語解釋:
    檣:船上用的桅桿。中的檣帆,陣上的戰馬。比喻氣勢雄壯,行動迅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牧《序》:“檣陣馬,不足為其勇也;瓦棺篆鼎,不足為其古也。”
    289

    斐然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ěi rán xiàng f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斐然鄉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賈誼《過秦論下》:“天下之士,斐然向,若是者何也?”
    290

    樹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shù b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喪父母的悲傷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白居易《贈友》詩:“庶使孝子心,皆無樹悲。”
    291

    絲不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sī bù t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透:通過,穿過。刮不進,雨透不過。形容封閉十分緊密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91回:“村莊本不甚大,三百名官兵……團圓周匝,圍得絲不透。”
    292

    肺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èi shí fēng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百姓可以站在上面控訴地方官。比喻法庭裁判公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禮·秋官·大司寇》:“凡遠近煢獨老幼之欲有復于上而其長弗達者,立于肺石三日,士聽其辭,以告于上而罪其長。”
    293

    聲鶴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shēng hè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唳:鶴鳴聲。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房玄齡《晉書 謝玄傳》:“聞聲鶴唳,皆以為王師已至。”
    294

    聲鶴唳,草木皆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shēng hè lì,cǎo mù jiē b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唳:鳥鳴。聽到聲和鶴叫聲,都疑心是追兵。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謝玄傳》:“聞聲鶴唳,皆以為王師已至。”
    295

    飧露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sūn lù s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飧:晚餐;露:露水,露天;宿:住宿,過夜。里吃飯,露天睡覺。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陸游《壯士吟》:“飧露宿寧非苦,且試平時鐵石心。”
    296

    聲目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shēng mù s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聲:歌舞;色:女色。指縱情聲色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張鷟《朝野僉載》第二卷:“殿中侍御史王旭括宅中別宅女婦,聲目色。”
    297

    俗人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sú rén q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尚、禮節、習慣等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杜牧《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》:“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,教令俗人情之所短長。”
    298

    宿水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sù shuǐ c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餐:吃飯。在水上進食,在中歇宿。形容行旅生活的艱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邵璨《香囊記·題詩》:“煙波萬里誰為伴,忘機數點白鷗閑,東西沒牽絆,宿水餐。”
    299

    飧水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sūn shuǐ s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飧:晚餐;宿:住宿,過夜。里吃飯,露天睡覺。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六卷:“路由揚州過了長江,進了潤州,飧水宿,夜住曉行,來到平江。”
    300

    俗習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fēng sú xí g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個人或集體的傳統尚、禮節、習性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》:“不尊重人家的俗習慣,自以為是,看不起人家。”
    * 風的成語,帶風字的成語,包含風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