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難字的成語 (328個)
-
81
戛戛其難
- 成語拼音:
- jiá jiá qí nán
- 成語解釋:
- 戛戛:困難的樣子。形容極其困難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韓愈《答李翊書》:“惟陳言之務去,戛戛乎其難哉!”
-
82
見可而進,知難而退
- 成語拼音:
- jiàn kě ér jìn,zhī nán ér tuì
- 成語解釋:
- 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進攻和退卻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荀悅《漢紀 高帝紀》:“趙兵出國迎戰,見可而進,知難而退,懷內顧之心,無必死之計。”
-
83
救苦救難
- 成語拼音:
- jiù kǔ jiù nàn
- 成語解釋:
- 解救眾人的痛苦和災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:“雖不會法灸神針,更勝似救苦救難觀世音。”
-
84
艱難竭蹶
- 成語拼音:
- jiān nán jié jué
- 成語解釋:
- 竭蹶:原指走路艱難;后指資財枯竭、匱乏。形容經濟困難;生活艱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荀況《荀子 儒效》:“故近者歌謳而樂之,遠者竭蹶而趨之。”
-
85
救難解危
- 成語拼音:
- jiù nán jiě wēi
- 成語解釋:
- 幫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4回:“這兩個女子,便都有些盜賊意思,不比前邊這幾個報仇雪恥,救難解危,方是修仙正路。”
-
86
艱難困苦
- 成語拼音:
- jiān nán kùn kǔ
- 成語解釋:
- 困難重重;處境艱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漁《巧團圓 書帕》:“怎奈爹爹過于詳慎,定要把艱難困苦之事試過幾樁,才與他完姻締好。”
-
87
機難輕失
- 成語拼音:
- jī nán qīng shī
- 成語解釋:
- 謂機會難得,稍縱即失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岳飛《乞止班師詔奏略》:“況今豪杰向風,士卒用命,天時人事,強弱已見,功及垂成,時不再來,機難輕失,臣日夜料之熟矣。”
-
88
艱難曲折
- 成語拼音:
- jiān nán qū zhé
- 成語解釋:
- 困難和曲折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》:“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是要經過艱難曲折的。在社會主義事業中,要想不經過艱難曲折。”
-
89
艱難險阻
- 成語拼音:
- jiān nán xiǎn zǔ
- 成語解釋:
- 險阻:險惡阻塞的地方。指前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、危險和阻礙。
- 成語出處:
-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晉侯在外十九年矣,而果得晉國,險阻艱難,備嘗之矣。”
-
90
捐軀赴難
- 成語拼音:
- juān qū fù nàn
- 成語解釋:
- 軀:身體。指舍棄生命,奔赴國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·魏·曹植《白馬篇》:“捐軀赴國難,視死忽如歸。”
-
91
捐軀濟難
- 成語拼音:
- juān qū jì nàn
- 成語解釋:
- 捐軀:犧牲生命;濟:救助。犧牲生命,以解救國家的危難
- 成語出處:
-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陳思王植傳》:“夫憂國忘家,捐軀濟難,忠臣之志也。”
-
92
解人難得
- 成語拼音:
- jiě rén nán dé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知己難得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謝安年少時,請阮光祿道《白馬論》,為論以示謝,于時,謝不即解阮語,重相咨盡。阮乃嘆曰:‘非但能言人不可得,正索解人亦不得。’”
-
93
急人之難
- 成語拼音:
- jí rén zhī nán
- 成語解釋:
- 熱心主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·小雅·常棣》:“脊令在原,兄弟急難。”
-
94
江山好改,秉性難移
- 成語拼音:
- jiāng shān hǎo gǎi,bǐng xìng nán yí
- 成語解釋:
- 舊時俗語。強調人要改變習性是非常困難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 徐老仆義憤成家》:“常言道得好,江山易改,稟性難移。”
-
95
江山好改,本性難移
- 成語拼音:
- jiāng shān hǎo gǎi,běn xìng nán yí
- 成語解釋:
- 江山:山川,河流;移:改變。強調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而已集·“意表之外”》:“但‘江山好改,本性難移’,也許后來還要開口。”
-
96
稼穡艱難
- 成語拼音:
- jià sè jiān nán
- 成語解釋:
- 指農事勞苦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 無逸》:“先知稼穡之艱難,乃逸。”
-
97
江山可改,本性難移
- 成語拼音:
- jiāng shān kě gǎi,běn xìng nán yí
- 成語解釋:
- 江山:山川,河流;移:改變。改變人的本性比改變自然面貌還困難。強調人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
- 成語出處:
-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21回:“若說要我改邪歸正,啊呀!江山可改,本性難移。”
-
98
劫數難逃
- 成語拼音:
- jié shù nán táo
- 成語解釋:
- 佛家用語,命中注定的災禍。命中注定的災禍難以逃脫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50回:“那怕你佛祖親來,也消了胸中五氣。逢此陣劫數難逃,遇他時真人怎躲。”
-
99
江山易改,秉性難移
- 成語拼音:
- jiāng shān yì gǎi,bǐng xìng nán yí
- 成語解釋:
- 人的秉性是極難轉變的。即言人性難以改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元曲選·無名氏〈謝金吾〉三》:“可不的山河易改;本姓(性)難移。”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·徐老仆義憤成家》:“常言道得好;江山易改;稟性難移”。《魯迅書信集·九0六·致趙家璧》:“但‘江山好改;本性難移’;無論怎么小心;總不免發一點‘不妥’的議論。”
-
100
江山易改,稟性難移
- 成語拼音:
- jiāng shān yì gǎi,bǐng xìng nán yí
- 成語解釋:
- 政體容易更改,本性難于變移,比喻生性風格或既成的事實難以改變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常言道得好:‘江山易改,稟性難移。’”
* 難的成語,帶難字的成語,包含難字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