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陽字的成語 (77個)

    41

    之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èi yáng zhī q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渭水的北邊。傳說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晉,直到渭水之北。指甥舅間的情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秦風 渭》:“我送舅氏,曰至渭。”《后漢書 馬援傳》:“其令許侯思愆田廬,有司勿復請,以慰朕渭之情。”
    42

    之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èi yáng zhī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渭:渭河;:水的北面,山的南面。指甥舅的思念與懷舊之情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秦風·渭》:“我送舅氏,曰至渭。”
    43

    西風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fēng xié y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西風:秋風;斜:夕。形容衰敗的景象。比喻腐朽沒落的趨勢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千里獨行》第三折:“則你那途路迢遙,趁西風斜古道。”
    44

    燮理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è lǐ yīn y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燮:調和;理:治理。指大臣輔佐天子治理國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·周官》:“立太師,太傅,太保。茲惟三公,論道經邦,燮理陰。”
    45

    古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yáng gǔ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傍晚的太。傍晚的太,古老的道路。比喻凄涼愁苦的景象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馬致遠《天凈沙·秋思》:“古道西風瘦馬,夕西下,斷腸人在天涯。”
    46

    西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yáng xī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傍晚落日的景象。也比喻人遲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馬致遠《天凈沙·秋思》:“夕西下,斷腸人在天涯。”
    47

    一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án yáng yī j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:秦朝的都城;炬:火把,引申為火焚。咸的一把大火。指項羽率軍到咸后將秦宮全部燒毀。泛指一把火燒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項羽引兵西屠咸,殺秦降王子嬰,燒秦宮室,火三月不滅。”
    48

    春白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chūn bái xu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春;白雪: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;后來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學藝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楚 宋玉《對楚王問》:“其為《阿》、《薤露》,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,其為《春》、《白雪》,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。”
    49

    陰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chā yáng c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34回:“真是談督的官運亨通,陰差錯里倒被他糊里糊涂的撲滅了。”
    50

    陰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cuò yáng ch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為陰家術語;指把陰和搞錯了。現比喻各種偶然的因素湊在一起而造成差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阮大鋮《燕子箋 轟報》:“攤開紙條,把解狀元怎陰錯差報。”
    51

    春有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chūn yǒu j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以稱譽賢明的官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 王仁裕《開元天寶遺事 有腳春》:“宋璟愛民恤物,朝野歸美,時人咸謂璟為有腳春,言所至之處,如春煦物也。”
    52

    陰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 cǎn yáng s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以秋冬為陰,春夏為,秋冬憂戚,春夏舒快。指四時的變化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張衡《西京賦》:“夫人在時則舒,在陰時則慘。”
    53

    奉陰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fèng yīn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:表面;奉:奉行;遵守;陰:背后;暗里;違:違背。表面上遵從;暗地里違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范景文《革大戶行召募疏》:“如有日與胥徒比,而奉陰違,名去實存者,斷以白簡隨其后。”
    54

    關大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guān dà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關:古關名;在今甘肅省敦煌市南。原指經過關通往西域的官道。后泛指通過便利交通大道和光明的道路。也比喻好的出路、辦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王維《送劉司直赴安西》詩:“絕域關道,胡沙與塞塵。”
    55

    關三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guān sān d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關:古關名,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;三迭:反復歌唱某一句。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。后也比喻離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王維《渭城曲》詩:“渭城朝雨浥清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關無故人。”
    56

    九百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jiǔ bǎi l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九: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,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災難。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。九有天災,百六有地災。指災厄之年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食貨志》:“予遭九之厄,百六之會,枯旱霜蝗,饑饉薦臻。”
    57

    有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jiǎo yáng ch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承春:指春天。舊時稱贊好官的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 王仁裕《開元天寶遺事 有腳春》:“宋璟愛民恤物,朝野歸美,時人咸謂璟為有腳春,言所至之處,如春煦物也。”
    58

    解陰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jiě yīn d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表面和解背后下毒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贄《答來書》:“蓋彼皆君子路上人,決無有匿怨友人,解陰毒之事。”
    59

    九之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jiǔ zhī 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九: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,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災難。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;厄:災難。九有天災,百六有地災。指災厄之年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食貨志》:“予遭九之厄,百六之會,枯旱霜蝗,饑饉薦臻。”
    60

    九之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g jiǔ zhī 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九: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,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災難。道家以3300年為小百六。九有天災,百六有地災。指災厄之年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司馬朗傳》:“明公以高世之德,遭九之會,清除群穢,廣舉賢士,此誠虛心垂慮,將興至治也。”
    * 陽的成語,帶陽字的成語,包含陽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