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門字的成語 (348個)

    281

    托足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ō zú wú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托足:立足。指沒有落腳安身之處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袁宏道《徐文長傳》:“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滅之氣,英雄失路托足無之悲。”
    282

    五花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huā bā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五行陣和八陣。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。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2回:“那小戲子一個個戴了貂裘,簪了雉羽,穿極新鮮的靠子,跑上場來,串了一個五花八。”
    283

    萬戶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n hù qiān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眾多人家。也形容屋宇深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德裕《長安秋夜》詩:“萬戶千皆寂寂,月中清露點朝衣。”
    284

    投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ng mén tóu z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投止:投宿。在窘迫中見有人家就去投宿。比喻情況急迫,來不及選擇存身的地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黨錮傳 張儉》:“儉得亡命,困迫遁走,望投止,莫不重其名行,破家相容。”
    285

    邪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āi mén xié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不正當的途徑或方法;也比喻壞主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三章:“真沒想到,他們竟會想出這樣一個歪邪道。”
    286

    烏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ū yī mén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世家望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陳維菘《渡江云·揚州感舊》詞:“風流推宋玉,更有烏衣第舊瑯琊。”
    287

    薛卞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ē biàn zhī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薛:古代善于鑒定刀劍的薛燭;卞:指發現寶玉的楚人卞和。比喻善于鑒賞人才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李白《與韓荊州書》:“庶青萍結綠,長價于薛卞之。”
    288

    秀才不出,全知天下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,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實踐論》:“‘秀才不出,全知天下事’,在技術不發達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話,在技術發達的現代雖然可以實現這句話,……”
    289

    秀才不出,能知天下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,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秀才:指儒生。指有知識的人待在家里,也能知曉天下的事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趼人《俏皮話·驢辯》:“然則秀才們,看得兩卷書,何以便要說:‘秀才不出,能知天下事。’”
    290

    秀才不出,而知天下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ù cái bù chū mén,ér zhī tiān xià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秀才:指儒生。指有知識的人待在家里,也能知曉天下的事情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諺語》:“古之秀才,自以為無所不曉,于是有‘秀才不出,而知天下事’這自負的漫天大謊。”
    291

    屣履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ǐ lǚ zào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屣履:拖著鞋子走路;造:往。拖著未穿好的鞋登拜訪。形容急于會見的匆忙樣子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鄭玄傳》:“國相孔融深敬于玄,屣履造,告高密縣為玄特立一鄉。”
    292

    出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ng mén chū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相:宰相、丞相、相國。宰相里還出宰相。指名子弟能繼承父兄事業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辛棄疾《瑞鶴仙·壽上饒倅洪莘之》詞:“記從來人道:相出相,金印累之盡有。”
    293

    抉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án mén jué m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春秋時,吳國大夫伍員勸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,夫差聽信讒言,不從忠告,反賜之劍命自殺。伍員臨死,曰:“樹吾墓上以梓,令可為器。抉吾眼置之吳東,以觀越之滅吳也。”見《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》。后以“懸抉目”為烈士殉國的典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時,吳國大夫伍員勸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,夫差聽信讒言,不從忠告,反賜之劍命自殺。伍員臨死,曰:“樹吾墓上以梓,令可為器。抉吾眼置之吳東,以觀越之滅吳也。”見《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》。
    294

    蓬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 mén péng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席窮巷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王勃《夏日諸公見尋訪詩序》:“席蓬巷,佇高士之來游;叢桂幽蘭,喜王孫之相對。”
    295

    窮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 mén qióng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亦作“席蓬巷”。形容所居之處窮僻簡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高適《行路難》詩:“東鄰少年安所知?席窮巷出無車。”
    296

    灑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ng mén sǎ s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相:宰相、丞相、相國。在宰相前掃地。形容干求有術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齊悼惠王世家》:“魏勃少時,欲求見齊相曹參,家貧無以自通,乃常獨早夜掃齊相舍人外。”
    297

    歪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é mén wāi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不正當的路;手段或不正經的事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藥師經》:“又信世間邪魔外道,妖孽之師,妄說禍福。”
    298

    相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ng mén xiàng zhǒ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相:宰相、丞相、相國。指宰相的子孫能夠繼承父業,有將相的才能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高明《琵琶記·牛氏規奴》:“多應是相相種,可惜不做廝兒。”
    299

    有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ng mén yǒu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宰相里還出宰相。舊指名子弟能繼承父兄事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文聞將必有將,相必有相。”
    300

    有相,將有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ng mén yǒu xiàng,jiàng mén yǒu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相:宰相、丞相、相國。指宰相和大將之家的子孫能夠繼承父業,有將相的才能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:“文聞將必有將,相必有相。”
    * 門的成語,帶門字的成語,包含門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