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門字的成語 (348個)

    241

    枇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í pá mén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指妓女居住的地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王建《寄蜀中薛濤校書》詩:“萬里橋邊女校書,枇杷里閉居。”
    242

    曝腮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ù sāi lóng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曝:曬;龍:河津。鯉魚在龍下曬它的兩腮。比喻科舉落榜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辛氏三秦記》:“江海大魚洎集下數千,不得上,上則為龍。故云曝腮龍。”
    243

    暴腮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pù sāi lóng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象魚仰望龍而不得上一樣。科舉時代比喻應進士試不第,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,處境窘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太平御覽》卷四十引《辛氏三秦記》:“河津一名龍,巨靈跡猶在,去長安九百里。江海大魚洎集下數千,不得上,上則為龍,故云暴腮龍。”
    244

    前進無路,后退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jìn wú lù,hòu tuì wú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處境非常困難
    成語出處:
    劉流《烈火金剛》第29回:“要是利用不好,那就是前進無路,后退無,動不能動,轉不能轉,成為死地。”
    245

    拒虎,后進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mén jù hǔ,hòu mén jìn l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,又來了一個敵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李贄《史綱評要 周紀 顯王》:“前拒虎,后進狼,未知是禍是福。”
    246

    去虎,后進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mén qù hǔ,hòu mén jìn l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,又來了一個敵人。同“前拒虎,后進狼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反正前后》第二篇:“你想,那樣多的草莽英雄又闖進了成都城,這不正是‘前去虎,后進狼’?”
    247

    萬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mén wàn 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房屋廣大或住戶極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孝武本紀》:“于是作建章宮,度為千萬戶。”
    248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o mén zh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的磚石,敲開后就被拋棄。比喻騙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西湖居士《春游》:“這是敲磚,敲開便丟下他。我們既作了官,做詩何用。”
    249

    種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mén zhòng gu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京城東外種瓜。指隱居不當官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張可久《寨兒令·次韻》:“你見么?我愁他,青幾年不種瓜。”
    250

    清水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īng shuǐ yá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沒有油水的機構或地方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華月報》1980年第5期:“在市總工會混了兩年,覺得工會是清水衙。”
    251

    群枉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ún wǎng zhī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枉:奸邪。指各種歪邪道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夫狐疑之心者,來讒賊之口;持不斷之意者,開群枉之。”
    252

    窮巷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óng xiàng jué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掘:通“窟”,土屋。荒僻的里巷,簡陋的土屋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秦策》:“且夫蘇秦特窮巷掘,桑戶惓樞之土耳。”
    253

    入地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ù dì wú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陷入無路可走的困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法眼宗·西余體柔禪師》:“進前即觸途成滯,退后即噎氣填胸,直得上天無路,入地無。”
    254

    敗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ǔ mén bài 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敗壞風,使家族受到差異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李文蔚《燕青博魚》第一折:“哥哥,俺是甚等樣人家,著他辱敗戶。”
    255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è mén h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好銷的貨
    成語出處:
    劉斯奮《白柳·夕陽芳草》第二章:“過去很少出售的大麥、蕎麥,現在忽然成了熱貨,五千錢一石,仍然供不應求。”
    256

    問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ù mén wèn 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代去拜訪人,先問清楚他父祖的名,以便談話時避諱。也泛指問清楚有什么忌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曲禮上》:“入竟而問禁,入國而問俗,入而問諱。”孔穎達疏:“‘入而問諱 ’者,,主人之;諱,主人祖先君名,宜先知之,欲為避之也。”
    257

    掃地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ǎo dì chū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去;室內干干凈凈;不留任何東西。后比喻全部家產都被處理;連人也被趕出家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84回:“有七八年的,也有三四年的,也有昨年的,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。要是清白掃地出,總得兩千兩。”
    258

    散帶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àn dài héng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·陣風·衡》:“衡之下,可以棲遲。”
    259

    三過家而不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夏禹治水的故事,比喻熱心工作,因公忘私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陶鑄《崇高的理想》:“如眾所周知的,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,三過家而不入……”
    260

    三過其而不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,后比喻熱心工作,因公忘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、稷當平世,三過其而不入。”
    * 門的成語,帶門字的成語,包含門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