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金字的成語 (404個)
-
381
衣紫腰金
- 成語拼音:
- yī zǐ yāo jīn
- 成語解釋:
- 身穿紫袍,腰佩金銀魚袋。大官裝束,亦指做大官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無名氏《燈下閑談 掠剩大夫》:“見一人衣紫腰金,神清貎古。”
-
382
一字值千金
- 成語拼音:
- yī zì zhí qiān jīn
- 成語解釋:
- 一個字價值千金。指字寫得非常好。形容文辭精妙,不可更改
- 成語出處:
- 宋·戴復古《望江南》詞:“結屋三間藏萬卷,揮毫一字值千金。”
-
383
自比于金
- 成語拼音:
- zì bǐ yú jīn
- 成語解釋:
- 把自己比作尚未冶煉的黃金。比喻未成熟,急需鍛煉
- 成語出處:
- 《新唐書·魏徽傳》:“朕方自比于金,以卿為良匠而加礪焉,卿雖疾未及衰,庸得便爾。”
-
384
擲地金聲
- 成語拼音:
- zhì dì jīn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金:鐘罄之類的樂器。比喻文章詞藻優美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孫綽傳》:“卿試擲地,當作金石聲也。”
-
385
擲地作金石聲
- 成語拼音:
- zhì dì zuò jīn shí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文章詞藻優美,聲調鏗鏘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孫綽傳》:“卿試擲地,當作金石聲也。”
-
386
真金不鍍
- 成語拼音:
- zhēn jīn bù dù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有真才實學的人用不到裝飾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李紳《答章孝標》:“假金方用真金鍍,若是真金不鍍金,十載長安得一第,何須空腹用高心。”
-
387
真金不怕火
- 成語拼音:
- zhēn jīn bù pà huǒ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正確的事物經得住考驗。
- 成語出處:
- 高曉聲《大好人江坤大》:“姓劉的說要調查,你就陪他去,真金不怕火,查好了!”
-
388
真金不怕火煉
- 成語拼音:
-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ià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正直勇敢的人經得住任何風浪的考驗。
- 成語出處:
-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115章:“烏云遮不住太陽,真金不怕火煉,東山塢永遠會是太陽當空。”
-
389
真金不怕火來燒
- 成語拼音:
-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ái shāo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真理或立身、行事正直的人經得起實踐檢驗,不怕任何非議
- 成語出處:
- 郭沫若《相見以誠》:“有誠便能有勇,所謂‘真金不怕火來燒’。”
-
390
重金兼紫
- 成語拼音:
- zhòng jīn jiān zǐ
- 成語解釋:
- 謂一門中有數人佩金印紫綬,極言榮顯。秦漢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綬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后漢書·宦者傳·呂強》:“中常侍曹節、王甫、張讓等,及侍中許相,并為列侯……又并及家人,重金兼紫,相繼為蕃輔。”李賢注:“金印紫綬。重、兼,言累積也。”
-
391
真金烈火
- 成語拼音:
- zhēn jīn liè huǒ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經過嚴重考驗而品質不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徐渭《雌木蘭》第二出:“非自獎真金烈火,儻好比濁水紅蓮。”
-
392
作金石聲
- 成語拼音:
- zuò jīn shí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金石:鐘磬之類的樂器,聲音清脆優美。比喻文章優美,音調鏗鏘。
- 成語出處:
-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孫興公作《天臺賦》成,以示范榮期云:‘卿試擲地,要作金石聲。’”
-
393
重金襲湯
- 成語拼音:
- zhòng jīn xí tāng
- 成語解釋:
- 謂幾重金城湯池,防守非常堅固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司馬光《評項羽誅韓生》:“疏斥忠良,猜忌有功,使臣下皆無親附之意,推此道理行之,雖重金襲湯,不能以一日守也。”
-
394
酌金饌玉
- 成語拼音:
- zhuó jīn zhuàn yù
- 成語解釋:
- 喝酒的杯子是金的,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。極言飲宴的奢侈豪華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駱賓王《帝京篇》:“平臺戚里帶崇墉,酌金饌玉待鳴鐘。”
-
395
眾口鑠金
- 成語拼音:
- zhòng kǒu shuò jīn
- 成語解釋:
- 人人這么說;足以熔化金(鑠:熔化)。比喻輿論力量大;也比喻謠言多使是非混淆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國語 周語下》:“眾心成城,眾口鑠金。”
-
396
眾口爍金
- 成語拼音:
- zhòng kǒu shuò jīn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輿論力量大,連金屬都能熔化。比喻謠言多可以混淆是非
- 成語出處:
- 漢·荀悅《漢紀·景帝紀》:“眾口爍金,積毀銷骨。”
-
397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
- 成語拼音:
- zhòng kǒu shuò jīn,jī huǐ xiāo gǔ
- 成語解釋:
-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:“積羽沉舟,群輕折軸,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。”
-
398
眾口銷金
- 成語拼音:
- zhòng kǒu xiāo jīn
- 成語解釋:
- 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。比喻輿論影響的強大。亦喻眾口同聲可混淆視聽。見“眾口鑠金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焦贛《易林 萃之巽》:“眾口銷金,愆言不驗。”
-
399
子女金帛
- 成語拼音:
- zǐ nǚ jīn bó
- 成語解釋:
- 子女:指年輕的男女奴婢。指人民和財物。也泛指財物、財產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岳飛傳》:“金賊所愛,惟子女金帛,志已驕惰。”
-
400
走殺金剛坐殺佛
- 成語拼音:
- zǒu shā jīn gāng zuò shā fó
- 成語解釋:
- 殺:程度深;金剛:佛的侍從力士;佛:佛教徒對釋迎牟尼的簡稱。比喻勞逸苦樂不均
- 成語出處:
-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1回:“不然,頭里就賴他那兩個,正是‘走殺金剛坐殺佛。’”
* 金的成語,帶金字的成語,包含金字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