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金字的成語 (404個)

    221

    玉其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yù qí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質:本質,品質。指人的品質高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一回:“不惟玉其質,亦且冰雪為心。”
    222

    友玉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yǒu yù k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友、昆:指兄弟。對他人兄弟的美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北朝 北魏 崔鴻《十六國春秋 前涼 辛攀》:“辛攀,字懷遠,隴西狄道人也……兄鑒曠,弟寶迅,皆以才識著名。秦雍為之諺曰:‘三龍一門,友玉昆。’”
    223

    印紫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yìn zǐ s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。古代相國、丞相、太尉、大司空、太傅、太師、太保、前后左右將軍及六宮后妃所掌。后代指高官顯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相國、丞相皆秦官,印紫綬。”
    224

    玉之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yù zhī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玉:黃和美玉。象黃美玉那樣珍貴的話語。比喻可貴而有價值的勸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小姐玉之言,小生一一銘之肺腑。”
    225

    針度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zhēn dù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針:指把高超的技藝傳授給別人。度:通“渡”;越過;引申為傳授。把針給人。比喻把某種技藝的秘法、訣竅傳授給別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好問《論詩》詩:“鴛鴦繡了不教看,莫把針度與人。”
    226

    針見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zhēn jiàn xu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一針見血。比喻說話簡短,切中要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劉宗周《書高先生帖后》:“往歲嘗遺余書曰:‘吾輩有一毫逃死之心,固害道;有一毫求死之心,亦害道。’此針見血語。”
    227

    昭玉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zhāo yù c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如玉之明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顏延之《應詔宴曲水作》詩:“君彼東朝,昭玉粹。”
    228

    章玉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zhāng yù j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華麗的詩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楊萬里《過白沙渡得長句呈澹庵先生》:“先生半酣染霜免,章玉句詩空萬古。”
    229

    枝玉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zhī yù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形容花枝葉的美好。后借稱帝王子孫。比喻人的身份及其尊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王建《宮中調笑》詞:“胡蝶、胡蝶,飛上枝玉葉。”
    230

    字招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zì zhāo p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商店用粉涂字的招牌;也指商店資雄厚;信譽卓著。現比喻人炫耀的名義或稱號。也作“字牌匾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總算一帆風順,文武全才的字招牌,還高高掛著。”
    231

    章紫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jīn zhāng zǐ s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紫色印綬和印,古丞相所用。后用以代指高官顯爵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輿服志》:“貴人、夫人、貴嬪是為三夫人,皆章紫綬。”
    232

    霏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ēng jīn fēi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鏗戛玉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鈕琇《觚剩·樵隱》:“崔出《樵隱近詠》相示……黃不覺驚賞曰:‘此真鏗霏玉之音也。’”
    233

    戛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kēng jīn jiá y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文詞音節鏗鏘有力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周亮工《書影》第一卷:“吾豫當初變時,一人起而左右北地,鏗戛玉,至今踔厲詞壇。”
    234

    六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ù cháo jīn fě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六朝:南朝吳、東晉、宋、齊、梁、陳六個朝代;粉:舊時婦女妝飾用的鉛粉,常用以形容繁華綺麗。亦形容六朝的靡麗繁華景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醉花陰·秋懷》:“他他他把六朝粉收拾去,單單單留下寫恨幾行書。”
    235

    立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 dì jīn g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力大氣壯,異常威武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14回:“馬似掀天獅子,人如立地剛。”
    236

    擂鼓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éi gǔ míng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指鑼。指戰場上擊鼓打鑼,以壯聲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午時牌》第二折:“我今日傳了將令,則要您記的叮嚀:也不許搖旗吶喊,也不許擂鼓鳴。”
    237

    烈火見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è huǒ jiàn zhēn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是不怕烈火燒的,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鑒別出是不是真。比喻在關鍵時刻最能考驗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238

    烈火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è huǒ zhēn j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烈火:熊熊大火;猛烈的火。真不懼火煉;在烈火中可以鑒別出真正的黃。比喻英雄本色不變;也作“烈火見真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239

    錯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òu jīn cuò c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鏤:雕刻;錯:涂飾。形容詩文的詞藻十分華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鐘嶸《詩品》卷中:“謝詩如芙蓉出水,顏如錯彩鏤。”
    240

    錯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òu jīn cuò c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刻意雕琢文詞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趙翼《甌北詩話·吳梅村詩》:“無意處雖鏤錯采,終覺膩滯可厭。”
    * 金的成語,帶金字的成語,包含金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