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道字的成語 (373個)

    341

    怨聲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àn shēng zài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載:充滿;路。怨恨的聲音充塞路。形容人民群眾普遍的強烈的不滿和怨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李固傳》:“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、樊豐之屬,外委固廣、謝惲之徒,開門受賂,署用非次,天下紛然,怨聲載。”
    342

    養生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shēng zhī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修養身心,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 養生主》:“吾聞庖丁之言,得養生焉。”唐 成玄英疏:“遂悟養生之也。”
    343

    言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yǔ dào d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為佛家語,指意義深奧微妙,無法用言辭表達。后指不能通過交談、談判的方法解決問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纓珞經》:“言語斷,心行所滅。”
    344

    一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yǔ dào p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句話就說穿(語:話;:說)。比喻話說到了本質上或擊中要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:“但這位姑娘,可不是一句話了事的人,此刻要一語破,必弄到滿盤皆空。”
    345

    要言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ào yán miào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要:重要,中肯;妙:神妙,深微。中肯的名言,深微的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枚乘《七發》:“今太子之病,可無藥石針刺灸療而已,可以要言妙說而去也。”
    346

    一子悟,九族升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ǐ wù dào,jiǔ zú shē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九族:本人的父、祖父、曾祖、高祖和子、孫、曾孫、重孫。一個孩子領悟天,整個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馬致遠《黃粱夢》第一折:“常言:‘一子悟,九族升天’,不要錯過了。”
    347

    不容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í dào bù r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容:容受。按正直的理行事而不被社會容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四卷:“公祖大人直不容,以致忤時。敝鄉士民迄今廑想明德。”
    348

    秉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ūn dào bǐng y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遵守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柳宗元《清河張府君墓志銘》:“逮夫弱冠,遵秉義。”
    349

    而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ng dào ér f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:中途。半路就停止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表記》:“鄉而行,中而廢,忘身之老也,不知年數之不足也,俯焉日有孳孳,斃而后已。”
    350

    而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í dào ér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辦事公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衛靈公》:“斯民也,三代之所以直而行也。”
    351

    而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ng dào ér zh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走到半路就放棄了前進。比喻事情還沒做完就停止了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原《景德傳燈錄·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》:“我求大法,豈可中而止。”
    352

    旁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ǒ dào páng m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非正統的學術或宗教派別術。比喻不正派的東西、途徑。左、旁:邪;不正;、門:學術、宗教的體系或派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:“他罵吾教是左傍門。”
    353

    守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í dào shǒu j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節:節操。處事公正,遵守節操
    成語出處:
    354

    事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í dào shì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事:侍奉,服侍。正直無私地對待別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書·馮慈明傳》:“慈明直事人,有死而已。不義之言,非所敢對。”
    355

    坦途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èng dào tǎn t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坦:平而寬廣。直而平坦的大。比喻方向正確,前途光明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96回:“總之,再不走荊棘,這邊就是茂林修竹;再不踏確犖,這邊便是正坦途。”
    356

    至德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dé yào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至:極,最。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孝經·開宗明義》:“先王有至德要,以順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無怨。”
    357

    怨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ài dào yuàn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怨恨之聲充滿路。形容不滿情緒十分普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感惺《斷頭臺·受獻》:“笑雌黃舌饒,黑符心驕,綠豆兒眼小,博得個載怨聲碧漢高。”
    358

    直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èng dào zhí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按照正行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359

    坐而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ò ér lùn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:談論理、學說、主張。坐著談論各種事理。形容脫離實際;空談理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禮 考工記序》:“坐而論,謂之王公;作而行之,謂之士大夫。”
    360

    忠告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ng gào shàn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:通“導”。衷心的告誡,善意的勸導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顏淵》:“忠告而善導之,不可則止,毋自辱焉。”
    * 道的成語,帶道字的成語,包含道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