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道字的成語 (373個)

    301

    事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ǎng dào shì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枉:違背;:正;事:侍奉。原指不按正事奉國君。后泛指不擇手段取悅于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論語·微子》:“柳下惠為士師,三黜。人曰:‘子未可以去乎?’曰:‘直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?枉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?’”
    302

    于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èn dào yú m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盲:瞎子。向瞎子問路。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請教;不解決問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韓愈《答陳生書》:“足下求速化之術,不于其人,乃以訪愈,是所謂借聽于聾,求于盲。”
    303

    臥狼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ò láng dāng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在路當中。路上躺著惡狼。形容前途兇險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筱波山人《愛國魂·國憂》:“那任他臥狼當,暴虎逼人,掃盡江河影。”
    304

    歪門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āi mén xié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不正當的途徑或方法;也比喻壞主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三章:“真沒想到,他們竟會想出這樣一個歪門邪。”
    305

    問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èn shí dào b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問一答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話本·快嘴李翠蓮記》:“只是口嘴快些,凡向人前,說成篇,成溜,問一答十,問十百。”
    306

    歪談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āi tán luàn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說話糊里糊涂,毫無見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登瀛洲》:“他也學些者也之乎,歪談亂,失卻卑尊。”
    307

    文武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wǔ zhī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周文王、周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張》:“文武之未墜于地,在人,賢者識其大者。”
    308

    文武之,一張一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wǔ zhī dào,yī zhāng yī c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文、武:指周文王和周武王。意思是寬嚴相結合,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。現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禮記·雜記下》:“張而不弛,文武弗能也;弛而不張,文武弗為也。一張一弛,文武之也。”
    309

    文以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yǐ zài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載:裝載,引伸為闡明;理,泛指思想。指文章是為了說明理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周敦頤《通書 文辭》:“文所以載也,輪轅飾而人弗庸,徒飾也,況虛車乎。”
    310

    未足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èi zú wéi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足:值得。不值得一提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長髭曠禪師法嗣》:“若與他作對,即是心境兩法能所雙行,便有種種見解,亦是狂慧,未足為。”
    311

    嫌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án cháng dào d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苛求責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十六回:“一般兒大的人,怎么我的賠送就該那等茍簡,姐姐有這些人給辦妝奩還嫌長短?這話怎么講?”
    312

    不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ún dào bù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循:依照;違:違背。遵循德規范而不違背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韓愈《河南府法曹參軍盧府君夫人苗氏墓志銘》:“循不違,厥聲彌劭。”
    313

    大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ǎo dào dà ch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儒家稱禮樂外的學說或技藝。雖是小技藝,卻能取得大成就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張》:“雖小,必有可觀者焉。”
    314

    消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ǎo dào xiāo x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非經正式途徑傳播的消息。往往傳聞失實,并不可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巴金《探索集·小騙子》:“不用說,這些都是小消息,不可靠。”
    315

    仙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fēng dào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骨:氣概。仙人的風度,長的氣概。形容人的風骨神采與眾不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白《大鵬賦序》:“余昔于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,謂余有仙風骨,可與神游八極之表。”
    316

    仙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fēng dào g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仙風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舜欽《朝奉大夫天章閣待制王公行狀》:“公襟上高爽,有仙風格,日與二三逸人,放意于江山之間。”
    317

    仙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n fēng dào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仙風骨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屠隆《彩毫記·泛舟采石》:“老爺身著宮錦袍,頭戴華陽巾,仙風氣,軒軒霞舉。”
    318

    霞光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á guāng wàn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日出日落時霞光散射的美麗景象。也形容某種珍寶放出耀眼的光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一回:“但見個東西映著日光,霞光萬,瑞氣千條,從門里就沖著他懷里飛來。”
    319

    嫌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án hǎo dào dǎ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嫌惡,挑剔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》卷二十四:“逐日送些茶飯,嫌好歹,且是得人憎。”
    320

    嫌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án hǎo dào 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嫌好歉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二回:“小弟生性喜歡養幾匹馬,他就嫌好惡的,說著蹋了他的院子。”
    * 道的成語,帶道字的成語,包含道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