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通字的成語 (164個)

    141

    談圓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án yuán shuō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論說權變之道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高攀龍《答葉臺山書》:“寧稟前哲之矩,硁硁為鄉黨自好,而不敢談圓說,自陷于無忌憚之中。”
    142

    元識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ōng yuán shí w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曉玄奧微妙的道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張居正《禮樂記》:“孔子睹廟器而知持盈之理,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,倘有元識微之士,能于器數之間,仰溯圣人之蘊者,則有司存焉。”
    143

    真達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ōng zhēn dá l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與神仙交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云笈七簽》卷四七:“太上四明,九門發精,耳目玄徹,真達靈。”
    144

    文理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lǐ bù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文章在詞句和內容方面都行不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五代史·選舉志》:“況此等多不究義,唯攻帖書,文理既不甚,名第豈可妄與?”
    145

    烏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ū què tōng ch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烏:烏鴉;鵲:喜鵲;“同”,共同。烏鴉與喜鵲同巢。比喻異類和睦相處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書·郭雋傳》:“家門雍睦,七葉共居,犬豕同乳,烏鵲巢,時人以為義感之應。”
    146

    無所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suǒ bù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知道。沒有什么不知道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孝經 感應》:“孝悌之至,于神明,光于四海,無所不。”
    147

    萬事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àn shì hēng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切事情都很順利。亨:順利;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:“那孔方兄運出萬事亨的本領,先治了關格之癥。”
    148

    無師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shī zì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沒有老師的傳授就能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賈島《送賀蘭上人》詩:“無師禪自解,有格句堪夸。”
    149

    殘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tōng cán jǐ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剩下不多的才華。典出《南史·江淹傳》。南朝梁江淹,字文,年輕時就很有才華。傳說他晚年夢見晉張協對他說:“前以一匹錦相寄,今可見還。”江淹把幾尺殘錦奉還,張大怒說:“那得割截都盡。”江淹的文才從此大不如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典出《南史·江淹傳》。南朝梁江淹,字文,年輕時就很有才華。傳說他晚年夢見晉張協對他說:“前以一匹錦相寄,今可見還。”江淹把幾尺殘錦奉還,張大怒說:“那得割截都盡。”江淹的文才從此大不如前。
    150

    血脈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è mài xiāng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血脈:血統。指有血緣親屬關系。比喻關系極為親密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盧氏《逸史·治針道士》:“人血脈相如江河,針灸在思其要津。”
    151

    消息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āo xī líng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對各方面的消息能及時掌握
    成語出處:
    周立波《暴風驟雨》第一部:“就是屯子里消息靈、心眼挺多的韓家大院的韓老六,也不太清楚。”
    152

    息息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xī xiāng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連呼吸都是共同的;相的。比喻彼此關系密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他這店就是華中堂的本錢,他們里里頭息息相,豈有不曉得的道理?”
    153

    心有靈犀一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。現多比喻雙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。靈犀:古人說犀牛是一種靈獸;它的角上有條白紋從角尖向頭腦;感應靈敏;所以稱靈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李商隱《無題》詩:“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點。”
    154

    淹會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ān huì guàn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融會貫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高啟《〈史要類鈔〉序》:“遂使義理之微不備,事變之實不詳,無以淹會貫,明其同異而辨其得失矣。”
    155

    一脈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mài xiāng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事物之間相互關聯,猶如一條脈絡貫穿下來可以互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花邊文學·誰在沒落》:“倘說:中國畫和印象主義有一脈相,那倒還說得下去的。”
    156

    一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niàn tōng t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十分專注的一個心念可以和上天溝。指心念專一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魏伯陽《參同契》:“精勤不退,一念天。”
    157

    一竅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qiào bù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過理》:“殺比干而視其心,不適也。孔子聞之曰:‘其竅,則比干不死矣。’”高誘注:“紂性不仁,心不,安于為惡,殺比干,故孔子言其一竅則比干不見殺也。”
    158

    應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ng quán tōng b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順應機宜,采取變的措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習鑿齒《漢晉春秋》:“昔孝文卑辭匈奴,先帝優與吳盟,皆應權變,弘思遠益,非匹夫之為忿者也。”
    159

    一竅,百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qiào tōng,bǎi qiào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竅:孔。關鍵的一竅了,百竅都。形容關鍵的一點明白了,所有的也隨之而明白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二回:“這猴王也是他一竅時百竅,當時習了口訣,自修自煉。”
    160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tōng bǎi t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個主要的弄了;其他的自然也都會弄曉;懂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:“這猴王也是他一竅時百竅,當時習了口訣,自習自練,將七十二般變化,都學成了。”
    * 通的成語,帶通字的成語,包含通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