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元識微的意思 通元識微的讀音和出處
- 通
- 元
- 識
- 微
- 成語名稱:
- 通元識微
- 成語拼音:
- [tōng yuán shí wēi]
- 成語解釋:
- 通曉玄奧微妙的道理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張居正《禮樂記》:“孔子睹廟器而知持盈之理,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,倘有通元識微之士,能于器數之間,仰溯圣人之蘊者,則有司存焉。”
- 成語例句:
- 是否常用:
- 感情褒貶:
- 中性成語
- 成語詞性:
- 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
- 結構類型:
- 聯合式成語
- 形成年代:
- 古代成語
- 標準拼音:
- 繁體字形:
- 通元識微
- 英文翻譯:
- Know all about
- 成語故事:
- 成語接龍:
- “通元識微”成語接龍
- 成語分類:
-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T開頭的成語
- 成語關注:
- 通曉 玄奧 微妙 道理
“通元識微”的單字解釋
【通】:[tōng]1.沒有堵塞,可以穿過:管子是通的。山洞快要打通了。這個主意行得通。2.用工具戳,使不堵塞:用通條通爐子。3.有路達到:四通八達。火車直通北京。4.連接;相來往:溝通。串通。私通。通商。互通有無。5.傳達;使知道:通知。通報。通個電話。6.了解;懂得:通曉。精通業務。粗通文墨。不通人情。他通三國文字。7.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:日本通。萬事通。8.通順:文章寫得不通。9.普通;一般:通常。通病。通例。通稱。10.姓。[tòng]用于動作:打了三通鼓。挨了一通兒說。
【元】:1.朝代。蒙古孛兒只斤·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。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。1279年滅宋。定都大都(今北京)。2.姓。
【識】:[shí]1.認得:識字。相識。2.知識:常識。學識。3.見解;辨別力:很有見識。遠見卓識。[zhì]1.記住:博聞強識。2.標志;記號:款識。
【微】:1.細小;輕微:細微。微風。謹小慎微。相差甚微。2.(某些計量單位的)百萬分之一:微米。微安。微法。3.衰落:衰微。4.精深奧妙:微妙。微言大義。5.稍微;略微:微感不適。面色微紅。
“通元識微”的相關成語
“通元識微”的關聯成語
通字的成語
元字的成語
識字的成語
微字的成語
通開頭的成語
元開頭的成語
識開頭的成語
微開頭的成語
tong的成語
yuan的成語
shi的成語
wei的成語
tysw的成語
通元什么什么的成語
通什么識什么的成語
通什么什么微的成語
什么元識什么的成語
什么元什么微的成語
什么什么識微的成語
* 通元識微的意思 通元識微的成語解釋 通元識微的拼音、詞性、造句、出處、近義詞、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