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遠字的成語 (228個)

    141

    天高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gāo dì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極其高。比喻差距特別大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谷子敬《城南柳》第三折:“今可去覓鸞膠續斷弦,遮莫你上碧霄下黃泉,赤緊的天高地。”
    142

    天高皇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偏僻的地方,中央的權力達不到。現泛指機構離開領導機關,遇事自作主張,不受約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臺溫處樹旗謠》:“天高皇帝,民少相公多。”
    143

    堂高級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áng gāo jí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堂:廳堂;級:臺階。比喻尊卑有定規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劉寔傳》:“夫堂高級,主尊相貴。”
    144

    堂高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áng gāo lián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堂:廳堂;廉:廳堂的側邊。比喻尊卑有定規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人主之尊譬如堂,群臣如陛,眾庶如地。故陛九級上,廉地,則堂高,陛亡級,廉近地,則堂卑。”
    145

    天高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gāo rì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偏地區。比喻離帝王很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秦觀《代王承事乞回授一官表》:“臣父獨嬰罪釁,流寓江海,天高日,自新無路,臣誠私心痛之。”
    146

    逖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ì tīng yuǎn w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視聽范圍很很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姚思廉《梁書 武帝紀中》:“庶以矜隱之念,昭被四方,逖聽聞,事均親覽。”
    147

    天遙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yáo dì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極其高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趙佶《燕山亭·北行見杏花》詞:“天遙地,萬水千山,知他故宮何處?”
    148

    聞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fēng yuǎn dù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聽到風聲就逃之夭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古今小說·木綿庵鄭虎臣報冤》:“賈似道打聽得蒙古有事北歸,鄂州圍解,遂將議和稱臣納幣之事瞞過不提,上表夸張己功。只說蒙古俱己威名,聞風遁。”
    149

    聞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fēng yuǎn y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聽到風聲,就逃到方去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古今小說·木綿庵鄭虎臣報冤》:“賈似道打聽得蒙古有事北歸,鄂州圍解,遂將議和稱臣納幣之事瞞過不提,上表夸張己功。只說蒙古俱己威名,聞風遁。”
    150

    為期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i qī bù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快到規定或算定的日子。期:預定的日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15回:“為期不,你等著瞧罷。”
    151

    不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yuǎn bù j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管多之處,沒有不到的。同“無弗屆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史·陳紀·武帝》:“用能百揆時序,四門允穆,無恩不服,無不屆。”
    152

    弗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yuǎn fú ji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不管多之處,沒有不到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·大雨謨》:“惟德動天,無弗屆。”
    153

    恤近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ù jìn hū yu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恤:周濟;忽:不重視。救濟自己親近的人,對不親近的人就不重視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18回:“紹恤近忽,公慮無不周,此仁勝也。”
    154

    徙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ǐ shàn yuǎn z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趨向善良,離罪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經解》:“故禮之教化也微,其止邪也于未形,使人日徙善罪而不自知也。”
    155

    必自邇,登高必自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yuǎn bì zì ěr,dēng gāo bì zì b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;從;邇:近;卑:低下。走路必須要從近處開始,登高必須從低處開始。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淺入深,循序漸進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必自邇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
    156

    升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yuǎn shēng g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書·太甲》:“若升高,必自下;若陟遐,必自邇。”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(譬)如行必自邇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后遂以“行升高”比喻為學由淺入深,逐步提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書·太甲》:“若升高,必自下;若陟遐,必自邇。”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(譬)如行必自邇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
    157

    自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yuǎn zì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路必須從最近的一步走起。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淺入深;一步步前進。邇: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必自邇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
    158

    不間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ǎn bù jiàn q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間:離間。關系疏者不參與關系親近者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管子 五輔》:“夫然,則不下倍(背叛)上,臣不殺君,賤不逾貴,少不凌長,不間親,新不間舊,小不加大,淫不破義。凡此八者,禮之經也。”
    159

    垂不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ǎn chuí bù xi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永垂不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贄《與汪鼎甫書》:“所謂水中鹽味,可取不可得,是為千古絕唱,當與古文垂不朽者也。”
    160

    愁近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uǎn chóu jìn lǜ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過多的憂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6回:“他這愁近慮,不抗不卑,他們奶奶就不是和咱們好。”
    * 遠的成語,帶遠字的成語,包含遠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