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過字的成語 (207個)

    141

    事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bù guò s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同樣的事不宜連作三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二十七回:“常言道:‘事不三。’我若不去,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。”
    142

    飾非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fēi suí g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粉飾錯誤,養成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衛·呂不韋《呂氏春秋·審應》:“公子食我之辨,適足以飾非遂。”
    143

    飾非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fēi wén g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粉飾掩蓋失、錯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賈捐之傳》:“順非而澤,不聽而誅。”唐·顏師古注:“謂人有堅為辯言,不以誠質,學于非道,雖博無用,飾非文,辭語順澤,不聽教命……”
    144

    遂非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ì fēi wén g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飾非文。掩飾錯誤和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荀悅《漢紀 昭帝紀》:“遂非文,知而不改。”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今之君子,豈徒順之,又從為之辭。”
    145

    飾非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fēi yǎng g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飾非遂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葉適《法度總論》:“及其崛然自見者,猶皆自有為國之意,便其下無飾非養之心。”
    146

    飾非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fēi yǎn g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飾非文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華蓋集續編·學界的三魂》:“我雖然也被謚為‘土匪’之一,卻并不想為老前輩們飾非掩。”
    147

    使功不如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ǐ gōng bù rú shǐ g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使:用。使用有功績的人,不如使用有失的人,使其能將功補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索盧放傳》:“太守受誅,誠不敢言,但恐天下惶懼,各生疑變。夫使功者不如使,原以身代太守之命。”
    148

    半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ī guò bàn y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已領悟大半或事情已獲大部解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·系辭》:“知者觀其蒃辭,則思半矣。”
    149

    三個臭皮匠,賽諸葛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gè chòu pí jiàng,sài guò zhū gě l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人多智慧多,有事請經大家商量,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150

    家門而不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夏禹治水的故事,比喻熱心工作,因公忘私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陶鑄《崇高的理想》:“如眾所周知的,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,三家門而不入……”
    151

    境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í guò jìng q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遷:變化。時間一去;境況就會發生變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頤瑣《黃繡球》:“如此歇了好幾日,黃繡球與黃通理事境遷,已不在心上。”
    152

    境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guò jìng q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事情已經去;情況也變了。境:情況;遷:變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頤瑣《黃繡球》:“如此歇了好幾日,黃繡球與黃通理事境遷,已不在心上。”
    153

    景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guò jǐng q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事境遷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馬南邨《燕山夜話·“放下即實地”》:“到了事實完全弄清楚的時候,有些問題又事景遷了,心里感到十分懊惱。”
    154

    其門而不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,后比喻熱心工作,因公忘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、稷當平世,三其門而不入。”
    155

    情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guò qíng q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隨著事情去,對該事的感情、態度也起了變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61回:“說要每天拿來瞧一遍,免得事情遷,重蹈故轍。”
    156

    飾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n guò shì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徇私遷就而掩飾錯誤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·律歷志》:“忠輔于《易》粗窺大衍之旨,創立日法,撰演新歷,不敢以言者,誠懼太史順飾非。”
    157

    鴨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ǐ guò yā b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事之后沒有留下一點痕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158

    宥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 guò yòu z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赦免錯,寬恕罪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易 解》:“雷雨作,解,君子以赦宥罪。”
    159

    生功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gōng zhǐ g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止:禁止,組織。鼓勵立功,防止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說疑》:“賞有功,罰有罪,而不失其人,方在于明者也,非能生功止者也。”
    160

    神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jīng guò mǐn
    成語解釋:
    ①癥狀名。神經系統的感覺機能異常銳敏,神經衰弱患者大都有這種癥狀。②泛指多疑,好大驚小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集外集·關于》:“倘僅有彼此神似之處,我以為那是因為同一厚書的譯本,并不足異的,正不必如此神經敏,只因‘疑心’而竟想入非非。”
    * 過的成語,帶過字的成語,包含過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