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賢字的成語 (120個)

    101

    孝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o zǐ xián s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劉唐卿《降桑椹》:“圣人喜的是義夫節婦,愛的是孝子孫。”
    102

    者在位,能者在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án zhě zài wèi,néng zhě zài z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德的人居于掌權的地位,有才能的人擔當合適的職務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者在位,能者在職;國家閑暇,及是時,明其政刑。”
    103

    野沒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ě méi yí x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野無遺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那爺爺圣武神文,英明仁孝,真個朝無幸位,野沒遺。”
    104

    野無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ě wú yí x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民間沒有被棄置不用的人才。指任人唯,人盡其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 大禹漠》:“野無遺,萬邦咸寧。”
    105

    妒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 xián dù sh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掩:壓制。壓制、妒嫉能之士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第一卷:“勿謂衛公掩妒善,牛相不罹大禍,亦幸而免。”
    106

    納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xián nà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招養收容有才德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孟母三移》第一折:“養納士,修德治民。”
    107

    任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òng xián rèn n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任用良且有能力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邵伯溫《聞見前錄》:“陛下益養民愛力,用任能,疏遠奸諛,進用忠鯁,天下悅服,邊備日充。”
    108

    揚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ōu xián yáng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亦作“優飏歷”。謂敬重才,表揚其事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隸釋·漢成陽令唐扶頌》:“遂興無為之治,優揚歷,表善絀惡,遵九德以綏民,崇晏晏之惠康。”
    109

    責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é bèi xián zh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成語出處:
    110

    眾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jiàn xián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建:建樹;才:優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王安石《上時政疏》:“蓋夫天下至大器也,非大明法度,不足以維持;非眾建才,不足以保守。”
    111

    折節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é jié xià xián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折節:屈己下人;下:屈己尊人。屈己下人,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身自耕作,夫人自織,食不加肉,衣不重采,折節下人,厚遇賓客。”
    112

    重賂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òng lù qīng x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賂:財物。重視財物而輕視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54回:“我想那秦太師,亦是十載寒窗,由青燈而居相位,怎么重賂輕!”
    113

    踵武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ǒng wǔ qián x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楚·屈原《離騷》:“忽奔走以先后兮,及前王之踵武。”
    114

    愛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ūn xián ài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尊重和愛護有道德和才能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1回:“你這位貴老師總不是什么尊愛才,不過想人拜門生,受些禮物。”
    115

    愛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ūn xián ài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尊敬才,愛護人民,指尊重知識,愛護人才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皇甫謐傳》:“蠶而后衣,耕而后食,先人后己,尊愛物,南土人士咸崇敬之。”
    116

    臣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ǔ xián chén li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白居易《敢諫鼓斌》:“聲聞于外、以彰我主臣良。”
    117

    禮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o xián lǐ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招:招收;:有才德的人;士:指讀書人。招收士,接納書生。指廣泛網羅人才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陳亮《酌古論·曹公》:“……光輔漢帝,招禮士,修明庶政,以宰天下。”
    118

    納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o xián nà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招:招收;:有德有才的人;納:接受;士:指讀書人。招收士,接納書生。指網羅人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戰國策·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即位,卑身厚幣以招者。”元·馬致遠《陳摶高臥》第二折:“早則是澤及黎民,又待要招納士禮殷勤,幣帛降玄纁。”
    119

    使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ūn xián shǐ n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尊重有德的人,任用有才能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 孟子曰:‘ 尊使能,俊杰在位,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。’”
    120

    下士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āo xián xià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招:招收;:有才德的人;士:指讀書人。招收士,接納書生。指廣泛網羅人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89回:“于是宣王招下士,疏遠嬖佞……齊國大治。”
    * 賢的成語,帶賢字的成語,包含賢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