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識字的成語 (116個)

    101

    遺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wù shí xī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舍棄一切外在形式而彼此心意一致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陸機《贈馮文羆遷丘令》:“出自幽谷,及爾同林。雙情交映,遺物心。”
    102

    有眼不泰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泰山:我國的名山;在山東省境內。有眼睛;卻不認得地位很高或本領很大的著名人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師父如此高強,必是個教頭,小兒'有眼不泰山'。”
    103

    一字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ī zì bù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一個字也不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那主兒或是年老的,或是貌丑的,或是一字不的村牛,你卻不骯臟了一世。”
    104

    知二五而未于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,而不知道綜合全面地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梁·劉峻《辯命論》:“同知三者,定乎造化,榮辱之境,獨曰由人。是知二五而未于十。”
    105

    知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gāo shí d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知道高低大小。指懂道理,大體,說話、做事有分寸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六卷:“金生是個聰明的人,在他門下,知高低,溫和待人。”
    106

    知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jī shí b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機:時機。指能了解、掌握時機,別、適應時局的變化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·尉遲敬德等傳》:“史臣曰:‘皆謂猛將謀臣,知機變,有唐之盛,斯實賴焉。’”
    107

    知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jī shí q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竅:比喻事情的關鍵。掌握時機和關鍵。形容人機靈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30回:“你又知機竅,見景生情,這事大有可成。”
    108

    卓犖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ó luò qiáng z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卓犖:超絕,特出;:通“志”,記住。指聰明穎慧,記憶力很強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許慈傳》:“雖學不沾洽,然卓犖強。”
    109

    知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qíng shí q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趣:情趣。懂得人情,善體貼,通達情趣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難得這好人,又忠厚,又老實,又且知情趣,隱惡揚善,千百中難遇此一人。”
    110

    知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shū shí l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有文化,懂禮貌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91回:“媳婦雖不敢說知書禮,然而‘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’這句俗話,是從小兒聽到大的。”
    111

    知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shí shí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務:事。能看清當時的大勢并了解世事,不去違背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36卷:“這是佛天面上好看的事,況我每知時務,正該如此。”
    112

    知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shū shí z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有文化修養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惟敏《朝天子·自遣》曲:“海翁,命窮,百不會,千無用。知書字總成空。”
    113

    遠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uó shí yuǎn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卓:高超;:見。有遠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見解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鄧小平《發展中日關系要看得遠些》:“去年我們兩國領導人在東京作出了一個具有卓遠見的決策,就是把中日關系放在長遠的角度來考慮,來發展。”
    114

    知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xiū shí l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羞:羞愧。廉:廉恥。指人知道羞愧、廉恥。形容有修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湯顯祖《紫釵記·玉工傷感》:“小妮子非拋閃,知羞廉。”
    115

    知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yīn shí q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通曉音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·秋胡行》:“有美一人,婉如清揚。知音曲,善為樂方。”
    116

    知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yīn shí q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趣:情趣。形容朋友間十分了解、意趣相投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5卷:“你平時那一班同歡同賞,知音趣的朋友,怎沒一個來鍥倸你一鍥倸?”
    * 識的成語,帶識字的成語,包含識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