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計字的成語 (183個)

    121

    千方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ān fāng wàn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。同“千方百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敦煌變文 降魔變文》:“若論肯賣,不諍價之高低;若死腰楔,方便直須下脫。千方萬,不得不休。”
    122

    黔驢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ián lǘ zhī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虛有其表,本領有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李曾伯《代襄閫回陳總領賀轉官》:“雖長蛇之勢若粗雄,而黔驢之技已盡展。”
    123

    權宜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quán yí zhī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權:姑且、暫且。宜:適宜。謀、辦法。指為了應付某種情況而暫時采取的辦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王允傳》:“及在際會,每乏溫潤之色,杖正持重,不循權宜之,是以群下不甚附之。”
    124

    不足,歲有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ì jì bù zú,suì jì yǒu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每天算下來沒有多少,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。比喻積少成多。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,就能有很大收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·真訓》:“其道可以大美興,而難以算舉也。是故日之不足,而歲之有余。”
    125

    人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jí jì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緊急情況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施惠《幽閨記 文武同盟》:“粉墻這等高峻,如何跳得過?自古道人急生,不免攀住這杏花梢,跳將過去。”
    126

    人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jí jì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人到絕境就會產生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醒世恒言·十五貫戲言成巧禍》:“那人急了,正好沒出豁,卻見明晃晃一把劈柴斧頭,正在手邊,也是人極生,被他綽起,一斧正中劉官人面門。”
    127

    說家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uō jiā kè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談說勤俗持家的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二折:“有一等婦女每相隨,并不說家克,則打聽些閑是非。”
    128

    鋪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 jì pū móu
    成語解釋:
    鋪:鋪設。設下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12回:“哄騙愚民,勾引興訟,捕風捉影,設鋪謀。”
    129

    遠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jì yuǎn lǜ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深思遠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魏志·田疇傳》:“竊恐未得其志,而輕薄之徒自相侵侮,偷快一時,無深遠慮。”
    130

    施謀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ī móu shè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施:施行;設:運用;謀。運用策略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云臺門》第一折:“則要您運機等于家為國,仗英雄施謀設。”
    131

    施謀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ī móu yòng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施:施行;謀。運用策略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黃元吉《流星馬》第一折:“憑著您孩兒舌劍唇槍,施謀用,我穩情取進貢到來。”
    132

    隨人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í rén zuò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順應他人意旨行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惲敬《答方九江書》:“男兒必有自立之處,不隨人作,如蚊之同聲,蠅之同嗜,以取富貴名譽也。”
    133

    三十六策,走是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shí liù cè,zǒu shì shàng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,沒有別的好辦法,只能出走了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·王敬則傳》: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,汝父子唯應急走耳。”
    134

    三十六,走為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ān shí liù jì,zǒu wéi shàng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;最好是避開。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;沒有別的好辦法;只能出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齊書 王敬則傳》: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是上,汝父子唯應急走耳。”
    135

    神術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shù miào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神妙莫測的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陰山破虜》第一折:“今索請李靖軍師,至邊關用神術妙可除番虜也。”
    136

    神算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suàn miào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算:劃,籌謀。神妙莫測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石碣》:“單是替天行道否黃旗上的一個‘天’字,還不夠;總得再找出些‘天意’來。這便是吳軍師的神算妙。”
    137

    束手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 shǒu wú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束手無策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申時行《雜記》:“設奸人竄入其中,為害叵測,即有緩急,外廷不得聞,宿衛不得入,吾輩大臣,束手無,此皆公等剝膚之患也。”
    138

    數以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ù yǐ wàn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數:數目。以萬來算。形容極多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明史·彭韶傳》:“監局內臣數以萬,利源兵柄盡以付之,犯法縱奸,一切容貸,此防微之道未終也。”
    139

    深猷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yóu yuǎn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深謀遠慮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李東陽《序》:“先生好古力踐,深猷遠,發而為言者,固其所自立也。”
    140

    韜晦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āo huì zhī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韜:把才華隱藏起來;晦:不讓人知道自己的蹤跡。指隱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·宣宗記》:“歷太和會昌朝,愈事韜晦,群居游處,未嘗有言。”
    * 計的成語,帶計字的成語,包含計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