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行字的成語 (586個)

    321

    無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ōng xíng wú z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阻:阻礙。順暢通,沒有阻礙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鄒韜奮《抗戰以來·審查父老對社會科學也有貢獻》:“這種新發明恐怕只能在現狀下的中國可以通無阻。”
    322

    微服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fú sī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微服:平民服裝。私:秘密出。舊指皇帝或官吏穿上平民服裝秘密到民間探訪民情或疑難重案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鳴鳳記·鄢趙爭寵》:“只是此斂些光彩,不可喝道而去,只得微服私罷了。”
    323

    并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háng bìng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文字一并看。形容讀書速度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應奉傳》:“奉少聰明,自為童兒及長,凡所經履,莫不暗記,讀書五并下。”
    324

    八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háng bā z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泛指各各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老舍《龍須溝》第一幕:“五八作,就沒你這一。”
    325

    無脛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jìng ér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脛:小腿。沒有腿而能走。比喻事物用不著推,能迅速傳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孔融《論盛孝章書》:“珠玉無脛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。”
    326

    文人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rén wú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喜歡玩弄文字的人,品常常不端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》:“文人無,信乎?”
    327

    罔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ǎng shuǐ xíng zhōu
    成語解釋:
    罔:沒有。沒有水在陸地上船。比喻為違背常理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周去非《嶺外代答·靈渠》:“竊嘆始皇之猜忍,其余威能罔水舟。”
    328

    出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xíng chū c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文:學問;:品;出:作官;處:隱居。舊指文人的學問、品和對待出仕隱退的態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周易·系辭上》:“君子之道,或出或處。”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以四教,文、、忠、信。”
    329

    俱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ǔ xíng jù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讀書敏捷神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華嶠《漢書》:“故世稱‘應世叔讀書,五俱下。’”
    330

    牛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ō xíng niú b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蝸牛爬,老牛慢走。比喻動或進展極慢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331

    我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ǒ xíng wǒ s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做。素:平素。不管人家怎樣說;仍舊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君子素其位而,不愿乎其外。素富貴乎富貴,素貧賤乎貧賤,素夷狄乎夷狄,素患難乎患難,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。”
    332

    危言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yán wēi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危:正直。說正直的話,做正直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憲問》:“邦有道,危言危。”
    333

    威重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ēi zhòng lìng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權勢大,有令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4回:“鳳姐自己威重令,心中十分得意。”
    334

    比伯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bǐ bó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品德;伯夷:商末孤竹君長子。品可與伯夷相比擬。形容品德高潔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楚·屈原《九章·桔頌》:“年歲雖小,可師長兮,比伯夷,置以為像兮。”
    335

    兵布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bīng bù zhè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兵:出兵。帶兵出征和布置戰斗陣勢。泛指軍事指揮之術。亦作“兵列陣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楊家將演義》第四回:“有一將,名繼業,人號為令公,此人天文地理,六韜三略,無不精通,兵列陣,玄妙莫測,乃智勇兼全之士。”
    336

    不從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bù cóng j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走路不遵循正道。比喻做事為學走捷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鄭·列御寇《列子·說符》:“譬之出不由門,不從徑也,以是求利,不亦難乎?”
    337

    不得也哥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bù dé yě gē gē
    成語解釋:
    鷓鴣叫聲的擬意,表示路艱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丘濬《禽言》詩:“不得也哥哥,十八灘頭亂石多。東去入閩南入廣,溪流湍駛嶺嵯峨,不得也哥哥。”
    338

    不貳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bù èr g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犯過的錯誤不再犯。語出《論語·雍也》:“有顏回者好學,不遷怒,不貳過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論語·雍也》:“有顏回者好學,不遷怒,不貳過。”
    339

    信步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ìn bù ér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信:隨意。無目的地隨意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陸游《龜堂雜興》詩:“曳杖東岡信步,夕陽偏向竹間明。”
    340

    不副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bù fù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言不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金·王若虛《論語辨惑》:“天下之人不副言者多矣,使夫子隨聽而遽信之,所失者豈特宰予邪!”
    * 行的成語,帶行字的成語,包含行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