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行字的成語 (586個)

    301

    下效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àng xíng xià xi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做;效:仿效。上面的人怎么做;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白虎通 三教》:“教者,效也,上為之,下效之。”
    302

    逐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í xíng zhú d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跟著大家一道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楊八老越國奇逢》:“眾倭公然登岸,少不得放火殺人,楊八老雖然心中不愿,也不免隨逐隊。”
    303

    慎言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èn yán shèn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都十分小心注意
    成語出處:
    304

    肆意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ì yì wàng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肆意:任意。毫無顧忌地胡作非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五代史演義·自序》:“其狡且羯者,挾詐力以欺凌人世,一或得志,則肆意妄。”
    305

    素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ù yǐn xíng gu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隱:隱暗的事;:從事;怪:怪事。求索隱暗的事情,而怪迂之道。意指身居隱逸的地方,為怪異,以求名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·藝文志》:“孔子曰:‘索隱怪,后世有述焉,吾不為之矣。”
    306

    索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uǒ yǐn xíng gu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索:探索;隱:隱暗的事;:從事;怪:怪事。求索隱暗的事情,而怪迂之道。意指身居隱逸的地方,為怪異,以求名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 藝文志》:“孔子曰:'索隱怪,后世有述焉,吾不為之矣。”
    307

    生知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g zhī ān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》:“或生而知之,或學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一也。或安而之,或利而之,或勉強而之:及其成功一也。”
    308

    事在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zài bì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事情非做不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東坡志林·養生說》:“如孫武令,事在必,何卜之有?”
    309

    勢在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ì zài bì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做。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,必須采取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百川《綠野仙蹤》第80回:“又知此事勢在必,次日一早,便往城外訪友去了。”
    310

    山止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ān zhǐ chuān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喻堅不可摧,不可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唐甄《潛書·兩權》:“誠能自固如是,是山止川之勢也;以戰必勝,以攻必取者也。”
    311

    深中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ēn zhōng dǔ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內心廉正,為淳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韓安國傳》:“其人指深中篤君子。”
    312

    托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uō gōng xíng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假公濟私。假借公家的名義,謀取私人的利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劉肅《大唐新語·極諫》:“而乃馮附城社,蔽虧日月,托公私,交游群小。”
    313

    桃李不言,下自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áo lǐ bù yán,xià zì chéng h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諺語。比喻實至名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 潘岳《太宰魯武公誄》: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;德之休明,沒能彌彰。”
    314

    特立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è lì dú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特:獨特;立:立身。形容人的志高潔,不同流俗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禮記·儒》:“其特立獨,有如此者。”
    315

    天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mǎ xíng kō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天馬奔馳神速;像是騰起在空中飛一樣。比喻詩文氣勢豪放。也比喻人浮躁;不踏實。天馬:漢代西域大宛產的好馬;空:騰空飛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劉子鐘《序》:“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眾表者,殆猶天馬空而步驟不凡。”
    316

    聽其言而觀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聽了他的話,還要看他的動。指不要只聽言論,還要看實際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公冶長》:“始吾于人也,聽其言而信其,今吾于人也,聽其言而觀其。”
    317

    聽其言觀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īng qí yán guān qí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聽一個人說什么,又看他做什么
    成語出處:
    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31回:“自以為舉世可欺,聽其言而觀其,殊不知肺肝如見。”
    318

    替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ì tiān xíng d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代上天主持公道。封建社會里農民起義多以此作為動員、組織群眾的口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康進之《李逵負荊》第一折:“你山上頭領,都是替天道的好漢。”
    319

    滔天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āo tiān zuì x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滔天:漫天。比喻罪惡極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為皖南事變發表的命令和談話》:“除對親日派破壞抗日、襲擊人民軍隊、發動內戰之滔天罪,另有處置外……”
    320

    時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xíng shí q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流;時:季節,氣候;氣:疫氣,疾病。因氣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千金方》:“凡冬月,忽有大熱之時;夏月,忽有大涼之時,皆勿受之,有患天時氣者,皆由犯此也。”
    * 行的成語,帶行字的成語,包含行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