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虛字的成語 (160個)
-
41
令不虛行
- 成語拼音:
- lìng bù xū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指制定的法令必須切實執行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管子·重令》:“國不虛重,兵不虛勝,民不虛用,令不虎行。”
-
42
理虧心虛
- 成語拼音:
- lǐ kuī xīn xū
- 成語解釋:
- 因理由不充分而擔心
- 成語出處:
-
43
名不虛傳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bù xū chuán
- 成語解釋:
- 虛:不真實。傳出來的名聲與實際相符;不是虛假的。
- 成語出處:
-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徐邈傳》:“帝大笑,顧左右曰:‘名不虛傳。’”
-
44
名不虛得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bù xū dé
- 成語解釋:
- 謂盛名非憑空取得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孟綮《本事詩·高逸》:“杜凝睇良久,曰:‘名不虛得,宜以見惠。’”
-
45
面壁虛構
- 成語拼音:
- miàn bì xū gòu
- 成語解釋:
- 對著墻壁憑空造出來的。比喻憑空捏造
- 成語出處:
- 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》第72章:“這位名震一時的北洋派勇將,完全變成了一個面壁虛構的神話家。”
-
46
名不虛立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bù xū lì
- 成語解釋:
- 謂宜有此盛名,果然不虛妄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游俠列傳》:“名不虛立,士不虛附。”
-
47
名不虛行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bù xū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虛:不真實。傳出的名聲與實際相符,不是虛假的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·唐彬傳》:“帝顧四坐曰:‘名不虛行。’”
-
48
謬采虛聲
- 成語拼音:
- miù cǎi xū shēng
- 成語解釋:
- 指錯誤地相信虛假的名聲
- 成語出處:
-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56回:“制臺又謬采虛聲,拿他當作了一員能員,先委了他幾個好差使。”
-
49
謬采虛譽
- 成語拼音:
- miù cǎi xū yù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謬采虛聲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梁啟超《致伍秩庸星使書》:“自惟庸陋,靡所取裁,顧承過愛,謬采虛譽。”
-
50
賣弄玄虛
- 成語拼音:
- mài nòng xuán xū
- 成語解釋:
- 玄虛:玄妙虛無的道理。指故意耍花招,使人理解不透
- 成語出處:
- 巴金《復仇集·亞麗安娜》:“吳素來愛賣弄玄虛,說話每說到重要的地方便住了口。”
-
51
名下無虛
- 成語拼音:
- míng xià wú xū
- 成語解釋:
- 原意是名氣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實學。后比喻名不虛傳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劉獻廷《廣陽雜記》第三卷:“儼如江西景德鎮所燒窯器,瑰瑋可觀,可謂名下無虛矣。”
-
52
年華虛度
- 成語拼音:
- nián huá xū dù
- 成語解釋:
- 虛度:白白渡過。白白地度過年歲
- 成語出處:
- 李欣《除夕夜話》:“即使到了除夕,我們也不使年華虛度,要守住每一秒。”
-
53
弄虛作假
- 成語拼音:
- nòng xū zuò jiǎ
- 成語解釋:
- 虛假;不實;制造假的現象以欺騙別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廖魯言《一九五九年農業戰線的任務》:“在執行生產計劃的全部過程中,也應該實事求是,力戒浮夸和弄虛作假。”
-
54
批亢搗虛
- 成語拼音:
- pī gàng dǎo xū
- 成語解釋:
- 批:用手擊;亢:咽喉,比喻要害;搗:攻擊;虛:空虛。比喻抓住敵人的要害乘虛而入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卷,救斗者不博撠,批亢搗虛,形格勢禁,則自為解耳。”
-
55
批吭搗虛
- 成語拼音:
- pī kēng dǎo xū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批亢搗虛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鄭光祖《三戰呂布》第一折:“凡為元帥須要機謀,批吭搗虛,為頭說謊,調皮無賽。”
-
56
飄瓦虛舟
- 成語拼音:
- piāo wǎ xū zhōu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憑空加害于人而又無從追究的事物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達生》:“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。”《山木》:“方舟而濟于河,有虛船來觸舟,雖有惼心之人不怒。”
-
57
憑虛公子
- 成語拼音:
- píng xū gōng zǐ
- 成語解釋:
- 憑:依托。比喻假設的人或事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·張衡《西京賦》:“有憑虛公子者,心奓體忲。”
-
58
謙恭虛己
- 成語拼音:
- qiān gōng xū jǐ
- 成語解釋:
- 虛己:謙虛,虛心。謙虛恭敬地聽取別人的意見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6卷:“就是待那同僚,卻也謙恭虛己,百凡從事。”
-
59
清虛洞府
- 成語拼音:
- qīng xū dòng fǔ
- 成語解釋:
- 指月宮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洪昇《長生殿·罵賊》:“除卻了清虛洞府,只有那沉香亭院。”
-
60
謙虛謹慎
- 成語拼音:
- qiān xū jǐn shèn
- 成語解釋:
- 謙虛:虛心;不自滿;謹慎:慎重小心。形容人虛心禮讓;小心謹慎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晉書 張賓載記》:“封濮陽侯,任遇優顯,寵冠當時,而謙虛敬慎,開襟下士。”
* 虛的成語,帶虛字的成語,包含虛字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