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若字的成語 (237個)

    141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lí ruò j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對人保持一定距離。同“離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卷十:“大抵總憲戇直凌人,岳岳觥觥,朝士必多未滿,而與和相即,又未嘗不稍斂其鋒棱,一時眾口詆諆,遂有師相門生之謗。”
    142

    卵投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luǎn tóu s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不自量力,必遭失敗。同“以卵擊石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漢書 刑法志》:“以桀詐堯,卵投石,夫何幸之有!”
    143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míng ruò 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好像明亮;又好象昏暗。比喻對情況的了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清楚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毛澤東《改造我們的學習》:“單憑主觀熱情去工作,對于中國今天的面目暗。”
    144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míng ruò m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對情況的了解或對問題的認識不清楚。同“暗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俞正燮《癸巳類稿 以畜寡人義》:“此等昧之論,作記者無由知之。”
    145

    烹小鮮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pēng xiǎo xi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意為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一樣。煮小魚,不能多加攪動,多攪則易爛,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為。后常用來比喻輕而易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老子》:“治大國,烹小鮮。”《韓非子 解老》:“治大國而數變法,則民苦之。是以有道之君貴靜,不重變法。故曰:‘治大國者烹小鮮。’”
    146

    喪考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sàng kǎo b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喪:死去;考:父親;妣:母親。好象死了父母一樣地傷心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揚雄《元后誄》:“享國六十,殂落而崩。四海傷懷,擗踴拊心,喪考妣,遏密八音。”
    147

    人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én shēng ruò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人生如寄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陶潛《榮木》詩:“人生寄,憔悴有時。”
    148

    涉淵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shè yuān b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處境艱險。同“涉淵水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陳亮《論勵臣之道》:“朕承太上皇亮付托之重,念國家之深恥,志在復讎,八年于茲,涉淵冰,未知攸濟。”
    149

    涉淵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shè yuān shu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處境艱險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書 大誥》:“予惟小子,涉淵水,予惟往求騰攸濟。”
    150

    釋重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shì zhòng f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緊張心情過去以后的的輕松愉快。同“如釋重負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 高祖紀》:“宜依前典,趨上尊號,釋重負,感泰兼懷。”
    151

    無其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wú qí sh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好像沒有那回事一樣。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晚清文學叢鈔》:“雪巖無其事,說不妨事,一面教人拿名片去縣里把人放了,一面教把甥王爺請來商酌其事。”
    152

    要不知,除非莫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yào bù zhī,chú fēi mò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要想人家不知道,除非自己不去做。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21卷:“自古道:‘要不知,除非莫為。’”
    153

    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yào rén bù zhī,chú fēi jǐ mò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要想人家不知道,除非自己不去做。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枚乘《上書諫吳王》:“欲人勿聞,莫勿言;欲人勿知,莫勿為。”
    154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yǒu ruò w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事物不清晰或關系不親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洪應明《菜根譚 閑適》:“無,半真半幻,最足以悅人心目而豁人性靈。真天地間一妙境也。”
    155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yǐn ruò x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好像隱沒了;又好像現出了。形容隱隱約約、依稀可見的狀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唐太宗《大唐三藏圣教序》:“無滅無生,歷千劫而不古;現,運有福而長今。”
    156

    有所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yǒu suǒ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好像丟失了什么東西似的。形容神情悵惘;心神不定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》:“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。”南朝 梁 劉孝標注:“悵然有所失。”
    157

    有所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yǒu suǒ s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好像在想什么似的。形容靜坐沉思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陳鴻《長恨歌傳》:“玉妃茫然退立,有所思。”
    158

    有所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yǒu suǒ s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好象。好象丟了什么似的。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。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虛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 原道訓》:“解車休馬,罷酒徹樂,而心忽然有所喪,悵然有所亡也。”
    159

    有所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ruò yǒu suǒ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好象。好象丟了什么似的。形容心神不定的樣子。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虛。同“有所喪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淮南子 原道訓》:“解車休馬,罷酒徹樂,而心忽然有所喪,悵然有所亡也。”
    160

    受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òu chǒng ruò j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寵:賞識。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;又不安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歐陽修《辭特轉吏部侍郎表》:“受寵驚,況被非常之命,事君無隱,敢傾至懇之誠。”
    * 若的成語,帶若字的成語,包含若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