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自字的成語 (562個)

    481

    投于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tóu yú d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投:拋擲。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陳寔傳》:“盜大驚,投于地,稽順歸罪。”
    482

    我安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ān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己安慰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鄧小平《會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時的講話》:“我看沒有這種我安慰的根據。”
    483

    我標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biāo b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標榜:吹噓,夸耀。己吹噓
    成語出處:
    金玉舟《趙匡胤》第六章:“又將己如何盡心侍候,墊錢買藥等事一一我標榜一番,都說給柴守禮聽。”
    484

    我表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biǎo x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顯示或宣揚己的優點,使己突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《詩集導言》:“他主張詩的本職專在抒情,在我表現,詩人的利器只有純粹的直觀。”
    485

    我崇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chóng b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己崇拜己,盲目
    成語出處:
    486

    我吹噓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chuí x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我吹噓、夸張
    成語出處:
    孫犁《蕓齋瑣談》:“別人的客氣話,一變而成了我吹噓。”
    487

    我得之,我捐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dé zhī,zì wǒ juān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捐:舍棄,拋棄。從我手里得到的東西,又從我手里失去。比喻興敗無常或得失相抵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魏其侯曰:‘侯,我得之,我捐之,無所恨。’”
    488

    我得之,我失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dé zhī,zì wǒ shī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我手里得到的東西,又從我手里失去。比喻興敗無常或得失相抵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梁書·邵陵王綸傳》:“高祖嘆曰:‘我得之,我失之,亦復何恨。’”
    489

    我解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jiě ch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掩飾、開脫己被人嘲笑的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郁彥《閩西一老人》:“居然沒有上火,反而我解嘲地說:‘年輕人,可別火氣太盛!你們就是吃了這個虧!’”
    490

    我批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pī p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己批判己的缺點等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鄧小平《在北方局黨校整風動員會上的講話》:“我們不但要有我批評的精神,還要有批評的精神。”
    491

    我陶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táo z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不適當地我欣賞。陶醉:沉醉在某種境界或情緒中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郭沫若《棠棣之花》第三幕:“俠(漸漸激昂起來,顯出我陶醉的神氣)‘我俠累,手有搏虎之力,比姜太公還要足智多謀,誰個能夠把我怎樣?’”
    492

    我欣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xīn sh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己欣賞
    成語出處:
    王朔《無人喝彩》:“韓麗婷端著兩盤拌好的涼菜出來,放在餐桌上,我欣賞著:‘色香還是挺勾人食欲的吧?”
    493

    我犧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xī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為別人(或事)犧牲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陶鑄《松樹的風格》:“我對松樹懷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卻是它那種我犧牲的精神。”
    494

    我作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zuò g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己創始;不效法前人(作古:創始;創新)。指有所創新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唐大詔令集 貞觀五年封建功臣詔》:“我作古,未必專依前典。”
    495

    我作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zuò g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由我創新,不循舊法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劉知幾《史通 稱謂》:“唯魏收遠不師古,近非因俗,我作故,無所憲章。”
    496

    惟至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éi zhì sh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惟:思、想。己考慮得已非常成熟
    成語出處:
    三國·魏·嵇康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:“朝廷有法,惟至熟,有必不堪者七,甚不可者二。”
    497

    我作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wǒ zuò z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從,由。由我創新,不循舊法。指不因襲前人舊例,有所創新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凌濛初《譚劇雜札》:“譬如以三家村學究口號歪詩擬《康衢》、《擊壤》,謂‘我作祖,出口成章’,豈不可笑!”
    498

    信不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xìn bù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相信己,絕不懷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蘇軾《司馬溫公行狀》:“為政之日,信而不疑。”
    499

    學成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xué chéng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學而成為有用的人才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鄧小平《前十年為后十年做好準備》:“‘文化大革命’前大專學校畢業的和學成才達到同等水平的知識分子,總有幾百萬吧。”
    500

    相殘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xiāng cán h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殘:傷害。己人互相殺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石季龍載記下》:“季龍十三子,五人為冉閔所殺,八人相殘殺。”
    * 自的成語,帶自字的成語,包含自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