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自字的成語 (562個)

    441

    取滅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qǔ miè w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己的所作所為導致己的覆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陰符經》下卷:“沉水入火,取滅亡。”
    442

    取其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qǔ qí h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取:取得;禍:禍事。己招來禍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無名氏《新編五代史平話 唐史》卷下:“故門高之弒,樂器之焚,亦是取其禍也。”
    443

    取其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qǔ qí j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己遭受己招來的罪過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:“此乃學生考究不精,取其咎,非圣太子之過也。”
    444

    欺欺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qī qī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欺騙己;也欺騙別人。用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騙別人。形容別有用心或虛偽無力的欺騙行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18卷:“因說欺欺人,曰:‘欺人亦是欺,此又是欺之甚者。’”
    445

    取其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qǔ qí y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己招來禍事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無名氏《連環計》第一折:“也終防別生事故,休遲緩取其殃。”
    446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qì zì bà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甘墮落,不求進取。同“棄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朱子語類》卷一百四:“凡為血氣所移者,皆是暴之人耳。”
    447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qīng zì j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輕、賤:輕視。卑視己;不知重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》第二卷:“又且他家差老園公請你,有憑有據,須不是你賤。”
    448

    取罪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qǔ zuì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招罪過。亦作“取咎戾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陳忱《水滸后傳》第十二回:“豈不知元帥虎威,馬到成功?焉敢復生貳心,取罪戾。”
    449

    認不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rèn bù 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諱:隱諱。直截了當地承認,一點也不回避隱瞞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無名氏《六部成語·刑部》:“認不諱。”
    450

    然而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rán ér r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由發展;必然這樣。指非經人力干預而然如此。然:事物本身固有的樣子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牟子理惑篇》:“夫吉兇之與善惡,猶善惡之乘形聲,然而然,不得相免也。”
    451

    視不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shì bù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視:單靠己眼睛看事物;不明:看不清楚。指單靠己眼睛看事物則看不清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·道經》第24章:“見者不明,是者不彰。”
    452

    是不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shì bù zhā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是:以為是;彰:明晰。以為是的人則是非不明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·道經》第24章:“見者不明,是者不彰。”
    453

    上而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shàng ér xià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上到下
    成語出處:
    鄧小平《黨與抗日民主政權》:“有的可采取上而下的方式,有的可采取下而上的方式,總以能教育群眾、糾正錯誤、保證黨的領導為原則。”
    454

    身難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shēn nán b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己保不住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:“我想江西不沉卻好,若沉了時節,正是'泥菩薩落水,身難保',還保得別人?”
    455

    恃其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shì qí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侍:依賴;其:他的。己仗著有才能。形容高傲,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12卷:“他也恃其才,沒有一個人看得入眼,所以縉紳之門,絕不去走,文字之交,也沒有人。”
    456

    食其果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shí qí gu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己吃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己做壞事;己受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茅盾《〈呼蘭河傳〉序》:“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食其果,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得其樂。
    457

    食其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shí qí l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依靠己的勞動來謀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食貨志》:“今驅民而歸之農,皆著于本,使天下各食其力。”
    458

    食其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shí qí y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食:吞掉。己把己說出的話吞食了。形容說了話不算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歐陽修《穴一居士傳》:“是將違其素志而食其言。”
    459

    視甚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shì shèn g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己看得很高(多指身分,學識等)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36回:“我暗想這個人視甚高,看來文字總也是好的,便不相強。”
    460

    祖述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ǔ shù yǒu z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祖述:效法或遵循前人的行為和學說。指效法前人,又有己的創新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龔頤正《芥隱筆記·作詩祖述有》:“鏗有‘花逐下山風’,杜有‘云逐度溪風’,祖述有,青出于藍也。”
    * 自的成語,帶自字的成語,包含自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