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者字的成語 (134個)

    121

    諄諄,聽藐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án zhě zhūn zhūn,tīng zhě miǎo mi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諄諄:教誨不倦的樣子;藐藐:疏遠的樣子。說的人很誠懇,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。形容徒費口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詩經 大雅 抑》:“誨爾諄諄,聽我藐藐。”
    122

    責備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é bèi xián zh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成語出處:
    123

    坐觀垂釣,徒有羨魚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ò guān chuí diào zhě,tú yǒu xiàn yú q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徒:空;羨:羨慕。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,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孟浩然《望洞庭湖贈張丞相》詩:“欲濟舟楫,端居恥圣明。坐觀垂釣,徒有羨魚情。”
    124

    之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hū zhě y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古代漢語中常用的四個助詞。原指淺近的字眼或文章;現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說話;也借指文言文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文瑩《湘山野錄》中卷:“之乎也,助得甚事?”
    125

    忠厚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ōng hòu zhǎng zh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忠實厚道、年高望重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》第七章:“當時的‘輿論’都稱贊黎是‘忠厚長’和‘穩健派’。”
    126

    擇其善而從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擇:選擇;從:跟從、學習。選擇好的、正確的事情去遵循、學習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;擇其善而從之。”
    127

    自勝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ì shèng zhě qi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自勝:戰勝自己;強:剛,強。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算剛強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·道德經》第33章:“勝人有力,自勝強。”
    128

    朱衣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ū yī shǐ zhě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科舉考試官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陳耀文《天中記》卷三十八引《侯鯖錄》:“歐陽修知貢舉日,每遇考試卷,坐后常覺一朱衣人時復點頭,然后其文入格。……因語其事于同列,為之三嘆。嘗有句云:'唯愿朱衣一點頭。'”
    129

    也之乎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ě yě zhī 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、也、之、乎都是古漢語里常用的虛詞。指講話或寫文章咬文嚼字。含諷刺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馬致遠《薦福碑》第一折:“問黃金誰買《長門賦》,好不直錢也也之乎。”
    130

    見智,仁見仁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zhě jiàn zhì,rén zhě jiàn r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對待同一問題,其見解因人而異,各有道理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易 系辭上》:“仁見之謂之仁,智見之謂之智。”
    131

    樂水,仁樂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zhě lè shuǐ,rén zhě lè sh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樂:愛好。智愛好水,仁愛好山。比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愛好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雍也》:“智樂水,仁樂山。智動,仁靜。智樂,仁壽。”
    132

    千慮,必有一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zhě qiān lǜ,bì yǒu yī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:聰明人;慮:思考,謀劃;失:差錯。指聰明人對問題深思熟慮,也難免出現差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廣武曰:'臣聞智千慮,必有一失;愚千慮,必有一得。'”
    133

    千慮,或有一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zhě qiān lǜ,huò yǒu yī s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聰明人對問題深思熟慮,也難免出現差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 宇文融傳》:“臣聞智千慮,或有一失;愚夫千計,亦有一得。”
    134

    所見略同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ì zhě suǒ jiàn lüè tó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聰明有智慧的人;略:大致。指有見識所持見解大致相同
    成語出處:
    晉·虞溥《江表傳》:“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。”
    * 者的成語,帶者字的成語,包含者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