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老字的成語 (275個)
-
261
遺黎故老
- 成語拼音:
- yí lí gù lǎo
- 成語解釋:
- 指前朝留下的歷經世變的老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宋濂《曾君石表碑》:“當宋初改物,遺黎故老猶有存者。”
-
262
倚老賣老
- 成語拼音:
- yǐ lǎo mài lǎo
- 成語解釋:
- 仗著年紀大;賣弄老資格。多形容擺老資格;輕視別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無名氏《謝金吾》第一折:“我盡讓你說幾句便罷,則管里倚老賣老,口里嘮嘮叨叨的說個不了。”
-
263
以老賣老
- 成語拼音:
- yǐ lǎo mài lǎo
- 成語解釋:
- 仗著年紀大、資格老而自以為比人高明。ü
- 成語出處:
- 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張:(遇見了爺爺輩的這般以老賣老的同事,只好順嘴胡溜,嘻嘻地)是啊是啊,陳奶奶。”
-
264
養老送終
- 成語拼音:
- yǎng lǎo sòng zhōng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養生送死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二十七回:“生了奴奴,欲扳門第,配嫁他人,又恐老來無倚,只得將奴招了一個女婿,養老送終。”
-
265
遺老遺少
- 成語拼音:
- yí lǎo yí shào
- 成語解釋:
- 遺老:稱前朝的舊臣;遺少:指封建時代留戀前期;思想陳腐的年輕人。指改朝換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。后指思想陳腐、頑固守舊的老人和年輕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朝花夕拾·無常》:“在正面,就是遺老遺少們所戴瓜皮小帽的綴一粒珠子或一塊寶石的地方,直寫著四個字道:‘一見有喜’。”
-
266
養小防老,積谷防饑
- 成語拼音:
- yǎng xiǎo fáng lǎo,jī gǔ fáng jī
- 成語解釋:
- 積:聚,儲蓄。生養兒子是為了方便老年生活,儲存谷物是為了防備荒年挨餓
- 成語出處:
- 元·關漢卿《裴度還帶》第三折:“‘哀哀父母,生我劬勞。’養小防老,積谷防饑。”
-
267
月下老
- 成語拼音:
- yuè xià lǎo
- 成語解釋:
- 唐·李復言《續幽怪錄·定婚店》記載:唐朝韋固路過宋城,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檢婚姻簿子。指媒人
- 成語出處:
- 明·無名氏《女真觀》第三折:“你權做個撮合山主親的月下老,俺兩個銜環之報,成就了碧桃花下鳳鸞交。”
-
268
月下老兒
- 成語拼音:
- yuè xià lǎo ér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月下老人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五十七回:“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兒,預先注定,暗里只用一根紅絲,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……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栓的,再不能到一處。”
-
269
月下老人
- 成語拼音:
- yuè xià lǎo rén
- 成語解釋:
- 神話傳說中主管人間婚姻的神。后來指媒人的代稱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7回:“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,再不能到一處。”
-
270
養子防老,積谷防饑
- 成語拼音:
- yǎng zǐ fáng lǎo,jī gǔ fáng jī
- 成語解釋:
- 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,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。同“養兒防老,積谷防饑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·無名氏《認金梳》:“兒也,可不道養子防老,積谷防饑,抬舉的你成人長大,劃的說這等言語那!”
-
271
紙老虎
- 成語拼音:
- zhǐ lǎo hǔ
- 成語解釋:
- 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
- 成語出處:
-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94回:“猶之世俗所稱紙老虎,望之若真,未嘗不可欺人于一時,決不能持于久遠。”
-
272
斫輪老手
- 成語拼音:
- zhuó lún lǎo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斫輪:斫木制造車輪。指對某種事情經驗豐富的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莊周《莊子 天道》:“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。”
-
273
終老隱居
- 成語拼音:
- zhōng lǎo yǐn jū
- 成語解釋:
- 終老:直到老死,一輩子。指隱居直到老死
- 成語出處:
- 《宋史·劉爚傳》:“爚從熹武夷山講道讀書,怡然自適,筑云莊山房,為終老恤居之計。”
-
274
長年三老
- 成語拼音:
- zhǎng nián sān lǎo
- 成語解釋:
- 古時指船工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·杜甫《撥悶》詩:“長年三老遙憐汝,捩舵開頭捷有神。”
-
275
直壯曲老
- 成語拼音:
- zhí zhuàng qū lǎo
- 成語解釋:
- 老:引申為衰,氣餒。理直氣壯,理曲氣餒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師直為壯,曲為老,豈在之乎?”
* 老的成語,帶老字的成語,包含老字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