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老字的成語 (275個)

    241

    無面目見江東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miàn mù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以之為羞見故鄉人之典實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本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。烏江亭長檥船待……項王笑曰:‘天之亡我,我何渡為!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無一人還,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,我何面目見之?’”
    242

    無顏見江東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ú yán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江東:借指家鄉。指因自己的失敗而感到羞愧,再也沒臉見家鄉父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項王笑曰:‘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無一人還,縱江東父憐而王我,我何面目見之?’”
    243

    文章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wén zhāng xiǔ l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工于文章的前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李嶠傳》:“李嶠富才思,然其仕前與王勃、楊盈川接,中與崔融、蘇味道齊名,晚諸人沒,而為文章宿,一時學者取法焉。”
    244

    懸車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án chē gào l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告引退,辭官家居。同“懸車致仕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 蔡邕《陳寔碑》:“時年已七十,遂隱丘山,懸車告,四門備禮,閑心靜居。”
    245

    扶弱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é lǎo fú ruò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攙著人,扶著體弱者。亦作“攜扶幼”、“攜挈幼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·劉琨傳》:“臣自涉州疆,目睹困乏,流移四散,十不存二,攜扶弱,不絕于路。”
    246

    扶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é lǎo fú y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攜:牽引,攙扶。指攙著人,領著小孩。形容不分少全部出動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新唐書·魏征傳》:“貞觀初,頻年霜早,幾內戶口并就關外,攜扶幼,來往數年,卒無一戶亡去。”
    247

    憐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 lǎo lián p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惜:愛惜;憐:哀憐;同情。愛護年人;憐憫窮苦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39回:“我們太太最是惜憐貧的,比不得那個狂三詐四的那些人。”
    248

    憐貧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ù lǎo lián pí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周濟人,憐惜窮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劉時中《端正好·上高監司》:“恤憐貧,視民如子,起死回生。”
    249

    挈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é lǎo qiè y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攜:攙扶;挈:帶領。攙著人,領著小孩。指成群結隊而行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59回:“但見朱仙鎮上的百姓,一路攜挈幼,頭頂香盤,挨挨擠擠,眾口同聲攀留元帥,哭聲震地。”
    250

    于年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é lǎo yú n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青年人的博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宋史 文苑傳七 熊克》:“克幼而翹秀,既長,好學善屬文,郡博士胡憲器之,曰:‘子學于年,他日當以文章顯。’”
    251

    笑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o miàn lǎo h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外表善良,心地兇狠的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良杰《人生》:“現在,我算領教到他這微笑的厲害了——簡直是笑面虎。”
    252

    徐娘半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ú niáng bàn l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中年婦女雖不再嬌美;但尚有風韻。后泛指有風韻的婦女已過中年。徐娘:梁元帝妃徐氏;泛指婦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南史 后妃傳下 梁元帝徐妃》:“蕭溧陽馬雖猶駿,徐娘雖猶尚多情。”
    253

    徐娘半,風韻猶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ú niáng bàn lǎo,fēng yùn yóu cú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徐娘:梁元帝妃徐氏,泛指婦女。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論人言可畏》:“一遇到女人,可就要發揮才藻了,不是‘徐娘半,風韻猶存’,就是‘豆蔻年華,玲瓏可愛。’”
    254

    攜幼扶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é yòu fú l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扶攜幼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嚴助傳》:“施德垂賞以招致之,此必攜幼扶以舊圣德。”
    255

    養兒待,積谷防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ér dài lǎo,jī gǔ fáng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養育兒子以防年無依靠,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。同“養兒防,積谷防饑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22卷:“自古道,‘養兒待,積谷防饑。’你我年過四旬,尚無子嗣。光陰似箭,眨眼頭白。百年之事,靠著何人?”
    256

    養兒代,積谷防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ér dài lǎo,jī gǔ fáng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養育兒子以防年無依靠,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。同“養兒防,積谷防饑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高明《琵琶記·牛小姐諫父》:“爹爹,正是養兒代,積谷防饑。”
    257

    養兒防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ér fáng l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父母養育兒子;防備年時無人照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陳元靚《事林廣記》:“養兒防,積谷防饑。”
    258

    養兒防,積谷防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ǎng ér fáng lǎo,jī gǔ fáng j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養育兒子以防年無依靠,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左圭《百川學海》:“臨刑無懼色,曰:‘養兒防,積谷防饑。’太守曾天游奏之,乃免死。”
    259

    玉關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ù guān rén lǎo
    成語解釋:
    《后漢書·班超傳》載:班超戍守西域,凡三十一年。年思歸,上和帝疏云:“臣不敢望到酒泉郡,但原生入玉門關。”后以“玉關人”借指久戍思歸之情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班超傳》載:班超戍守西域,凡三十一年。年思歸,上和帝疏云:“臣不敢望到酒泉郡,但原生入玉門關。”《宋史·蔡挺傳》:“[挺]在渭久,郁郁不自聊,寓意詞曲,有‘玉關人’之嘆。”
    260

    孤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yí lǎo gū c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改朝換代后已經失勢而仍效忠前朝的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李大釗《警告全國父書》:“昔者改姓易代,興亡倏忽,一二遺孤臣,不忍見宗社之傾,君父之辱,猶或黃冠草履,歌哭空山,亂礁窮島,相望飲泣。”
    * 老的成語,帶老字的成語,包含老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