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罪字的成語 (113個)

    101

    人不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rén bù n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孥:妻與子女的統稱。謂治止于本人,不累及妻和子女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孟子 梁惠王》:“澤梁無禁,人不孥。”
    102

    上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shàng jiā z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惡更為嚴重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17卷:“見今縣里告下忤逆,如今又打死小四,上加。”
    103

    知我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hī wǒ zuì wǒ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別人對自己的毀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《春秋》,天子之事也。是故孔子曰:‘知我者,其惟《春秋》乎!我者,其惟《春秋》乎!’”
    104

    疑從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yí cóng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疑:不能確定。行輕重有可疑之處,只應從輕判處
    成語出處:
    東漢·班固《漢書·于定國傳》:“其決疑平法,務在哀鰥寡,疑從輕,加審慎之心。”
    105

    盈惡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yíng è mǎ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盈:充滿。惡已經到頭了。形容大惡極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98回:“害命殺牲,造下無邊之孽,盈惡滿,致有地獄之災。”
    106

    以功除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yǐ gōng ch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所犯的行可以用功勞來抵除。指將功折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:“臣聞《春秋》之義,以功除;圣王之祀,臣有五義。”
    107

    業深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yè shēn zh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做了很大的壞事,犯了很大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歐陽修《與十四弟書》:“某逆深重,不自死滅。”
    108

    疑惟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yí wéi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疑:不能確定;惟:同“唯”,只有。行輕重有可疑之處,只應從輕判處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·大禹謨》:“疑惟輕,功疑惟重。”
    109

    應萬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yīng wàn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惡極大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晉書 苻堅載記下》:“弟沖不識義方,孤背國恩,臣應萬死。”
    110

    有應得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yǒu yīng d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犯了這樣的;就應得到這樣的處罰。指罰當其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二十回:“今日卑職故違大人禁令,自知有應得。”
    111

    有攸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yǒu yōu g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攸:所。責有所歸屬。指犯必受懲治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陳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二回:“賜爾姬昌等節鉞,便宜行事,往懲其忤,毋得寬縱,有攸歸。”
    112

    在不赦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zài bù sh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赦:赦免。指行極重,不能得到赦免
    成語出處:
    蕭綱《答張灒謝示集書》:“論之科刑,在不赦。”
    113

    責難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zuì zé nán t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因為犯,在法律上應承擔的責任是難以逃卻的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王守仁《批右江道移置鳳化縣南丹衛事宜呈》:“若其因循玩愒,隳績廢事,非獨自敗壞,抑且責難逃。”
    * 罪的成語,帶罪字的成語,包含罪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