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端字的成語 (54個)
-
41
循環無端
- 成語拼音:
- xún huán wú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①往復回旋,沒有終始。②形容反復進行,沒完沒了。
- 成語出處:
- 春秋·齊·孫武《孫子·勢》:“奇正相生,如循環之無端,孰能窮之?”
-
42
析律貳端
- 成語拼音:
- xī lǜ èr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指曲解法律條文,妄生不實端緒,以加重人罪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 宣帝紀》:“用法或持巧心,析律貳端,深淺不平,增辭釋非,以成其罪。”
-
43
心術不端
- 成語拼音:
- xīn shù bù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心地不正派;居心不良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喻世明言》第二十七卷:“好笑那莫稽只想著今日富貴,卻忘了貧賤的時節,把老婆資助成名一段功勞化為春水,這是他心術不端處。”
-
44
邪說異端
- 成語拼音:
- xié shuō yì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邪說:有害的學說;異端:不正統。指和正統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學說或指荒誕不經的道理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18回:“鵬兒開口,即為高蹈之路。孩兒正腦著他入于邪說異端,母親怎反獎起他來。”
-
45
云端里看廝殺
- 成語拼音:
- yún duān lǐ kàn sī shā
- 成語解釋:
- 廝:互相。站在天空的云里看下面的人互相砍殺。比喻置身事外,袖手旁觀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云端看廝殺,畢竟孰輸贏?”
-
46
異端邪說
- 成語拼音:
- yì duān xié shuō
- 成語解釋:
- 邪說:有害的學說。異端:不符合正統的思想或理論。與正統的思想不相容的主觀或學說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趙與時《賓退錄》第二卷:“異端邪說日交馳,圣哲攻之心費辭。”
-
47
一鍋端
- 成語拼音:
- yī guō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一下子全拿出來,沒有剩余或比喻一下子全部消滅
- 成語出處:
- 李曉明《平原槍聲》:“不要說一個毛孩子,就是三兩排人我也可以給他一鍋端了!”
-
48
遇事生端
- 成語拼音:
- yù shì shēng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遇事生風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中國民間故事選·秧狀元》:“他常常遇事生端,專找岔子。”
-
49
一窩端
- 成語拼音:
- yī wō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完全除滅或盡數挪走
- 成語出處:
- 王朔《玩兒的就是心跳》:“這就對了,就得這樣,誰問咱都告不知道,要沒這種精神,咱早就讓人一窩端了。”
-
50
一碗水端平
- 成語拼音:
- yī wǎn shuǐ duān píng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處理事情公正,不偏袒任何一方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6回:“我一碗水往平處端。論情理,人家可也真委屈些兒。”
-
51
一碗水往平處端
- 成語拼音:
- yī wǎn shuǐ wǎng píng chú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成語出處:
-
52
作惡多端
- 成語拼音:
- zuò è duō duān
- 成語解釋:
- 惡:犯罪的事;極壞的行為;端:項目;方面。形容做的壞事極多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42回:“想當初作惡多端,這三四日齋戒,那里就積得過來。”
-
53
造端倡始
- 成語拼音:
- zào duān chàng shǐ
- 成語解釋:
- 謂首先倡導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說郛》卷八五引宋·張商英《護法論》:“何暇更從無明業識造端倡始,誘引后世闡提之黨,背覺合塵,同人惡道,罪萃闕身。”
-
54
造端托始
- 成語拼音:
- zào duān tuō shǐ
- 成語解釋:
- 造:開始。指首先倡導
- 成語出處:
- 明·宋濂《題張如心初修譜敘后》:“吾惟盡造端托始之意,使后人可繼而已者是也。”
* 端的成語,帶端字的成語,包含端字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