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離字的成語 (159個)
-
21
澄神離形
- 成語拼音:
- chéng shén lí xíng
- 成語解釋:
- 形容用心太專,如癡如呆。
- 成語出處:
- 康有為《大同書》緒言:“吾朝夕擁書于是,俯讀仰思,澄神離形,歸對妻兒,慹然若非人。”
-
22
調虎離窠
- 成語拼音:
- diào hǔ lí kē
- 成語解釋:
- 調:調動,引誘;窠:動物的巢穴。比喻用計使敵方離開有利的地方,以便乘機行事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郭勛《英烈傳》第73回:“天已大明,李文忠把大隊人馬,徑抵應昌城外安營。此是劉軍師這調虎離窠之計。”
-
23
調虎離山
- 成語拼音:
- diào hǔ lí shān
- 成語解釋:
- 設計讓老虎離開原來的山頭。比喻用計謀引誘對方離開原來有利的地勢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53回:“我是個調虎離山計,哄你出來爭戰。”
-
24
顛沛流離
- 成語拼音:
- diān pèi liú lí
- 成語解釋:
- 顛沛:遭受挫折或困難;流離:離散、流落。因生活困窘而到處奔波流浪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 張世南《游宦紀聞》第九卷:“而哀予顛沛流離萬里,保有之難也,而共振顯之。”
-
25
顛仆流離
- 成語拼音:
- diān pú liú lí
- 成語解釋:
- 同“顛沛流離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宋·葉夢得《避暑錄話》卷下:“己酉冬,金自江西犯饒信,所在居民皆空城去,顛仆流離道上。”
-
26
遁世離群
- 成語拼音:
- dùn shì lí qún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避世獨處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元史·隱逸傳序》:“后世之士,其所蘊蓄或未至,而好以跡為高,當邦有道之時,且遁世離群,謂之隱士。”
-
27
遁世離俗
- 成語拼音:
- dùn shì lí sú
- 成語解釋:
-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跡”漢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離俗,自擁石赴河,故言抗跡也。”
-
28
蕩析離居
- 成語拼音:
- dàng xī lí jū
- 成語解釋:
- 蕩析:離散。家人離散,沒有定居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尚書 盤庚下》:“今我民用蕩析離居,罔有定極。”
-
29
耳不離腮
- 成語拼音:
- ěr bù lí sāi
- 成語解釋:
- 兩種關系十分接近、親密
- 成語出處:
- 李文元《婚事》:“別人說他倆是耳不離腮,影不離形,好的活像一個人。”
-
30
分崩離析
- 成語拼音:
- fēn bēng lí xī
- 成語解釋:
- 崩:倒塌崩裂;析:散開;解體。分裂崩潰;離散解體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。
- 成語出處:
-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季氏》:“邦分崩離析,而不能守也。”
-
31
飛遁離俗
- 成語拼音:
- fēi dùn lí sú
- 成語解釋:
- 飛遁:指隱退。指隱退而遠離塵俗。
- 成語出處:
- 三國 魏 曹植《七啟》:“隱居大荒之庭,飛遁離俗。”
-
32
膚末支離
- 成語拼音:
- fū mò zhī lí
- 成語解釋:
- 膚淺瑣碎
- 成語出處:
- 清 方苞《書柳文后》:“彼言涉于道,多膚末支離,而無所歸宿。”
-
33
故步不離
- 成語拼音:
- gù bù bù lí
- 成語解釋:
- 故步:舊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舊,安于現狀,不求上進
- 成語出處:
- 清·張履祥《與陳乾初書》:“學者凡事執一時之偶見,信一己之偏私,沾沾自得,吝不肯舍者,率因無所進步,是以故步不離耳。”
-
34
公不離婆
- 成語拼音:
- gōng bù lí pó
- 成語解釋:
- 老公不離開老婆。形容關系密切
- 成語出處:
- 孫錦標《通俗常言疏證·什物》:“《合縱記》劇:自古道:‘公不離婆,秤不離砣。’《夢筆生花弦索樂府》:‘水不離波,秤不離砣。’”
-
35
光彩陸離
- 成語拼音:
- guāng cǎi lù lí
- 成語解釋:
- 色采斑斕錯雜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·李斗《揚州畫舫錄·橋東錄》:“龕上供千手眼大士像,二臂合掌,馀擎蓮花、火輪、劍、杵、簡、槊并日月輪、火焰之屬,身著袈,金碧錯雜,光彩陸離。”
-
36
光怪陸離
- 成語拼音:
- guāng guài lù lí
- 成語解釋:
-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
- 成語出處:
-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本經訓》:“五彩爭勝,流漫陸離。”
-
37
故宮離黍
- 成語拼音:
- gù gōng lí shǔ
- 成語解釋:
- 故宮:從前的宮殿;黍:指糧食作物。比喻懷念故國的情思
- 成語出處:
- 宋·張元干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》:“夢繞神州路。悵秋風,連營畫角,故宮離黍。”
-
38
骨肉分離
- 成語拼音:
- gǔ ròu fēn lí
- 成語解釋:
- 骨肉:指父母兄弟等親人。比喻親人分散,不能團聚
- 成語出處:
-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30卷:“誰知死后纏綿,恩變成仇,害得我骨肉分離,死無葬身之地,我好苦也!我好恨也!”
-
39
骨肉離散
- 成語拼音:
- gǔ ròu lí sàn
- 成語解釋:
-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。比喻親人分散,不能團聚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詩經 唐風 杕杜序》:“《杕杜》,刺時也。君不能親其宗族,骨肉離散,獨居而無兄弟,將為沃所并爾。”
-
40
故土難離
- 成語拼音:
- gù tǔ nán lí
- 成語解釋:
- 故土:出生地,或過去住過的地方,這里指故鄉、祖國。難于離開故鄉的土地。形容對家鄉或祖國有無限的眷戀之情。
- 成語出處:
- 李曉明《平原槍聲》:“俗話說:‘故土難離’。”
* 離的成語,帶離字的成語,包含離字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