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神字的成語 (401個)

    341

    心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chí shén w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整個心思都奔向那里。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。心:心思;馳:奔向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書·史祥傳》:“身在邊隅,情馳魏闕。”
    342

    心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dàng shén c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飄蕩,不能控制自己
    成語出處:
    劉心武《鐘鼓樓》第二章:“那是他精生活所達到的一個高峰,至今回憶起來,還不禁心蕩馳。”
    343

    心動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dòng shén ch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向往。形容思慕情深,難以自持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陸采《懷香記·蘭閨復命》:“自從窺見韓生之后,心動馳,眠思夢想。”
    344

    心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dàng shén m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蕩:搖動。形容心不定,難以自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九十八回:“陽衍正在心蕩迷,一聞此語,慌忙接過芍藥道:'承女郎見愛,何福能消!但未識芳閨何處?'”
    345

    心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dàng shén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像受到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作用激起強烈情緒,魂顛倒,不能自持
    成語出處:
    張賢亮《青春期》:“一個可能是非常纏綿溫馨心蕩移的情感交流過程,被簡化成直奔終極目標的繁殖行為。”
    346

    心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dàng shén yáo
    成語解釋:
    魂顛倒,不能自持。亦謂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飄飄然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8回:“猛然一見,不覺心蕩搖,精魄已失。”
    347

    心蕩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dàng shén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心蕩搖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30回:“煬帝看了這些佳人的態度,不覺心蕩怡,忍不住立起身來,好像元宵走馬燈,團團的在中間轉。”
    348

    心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dào shén zh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舊時指只誠心敬,就用不到煩瑣的禮儀。比喻對人表示欽佩,不必有什么虛文浮禮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11回:“太太們這么一說,這就叫作心到知了。”
    349

    臭腐化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ù fǔ huà shén q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腐敗臭惡的轉化為奇美好的。比喻壞事變為好事,無用變有用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·宋·莊周《莊子·知北游》:“是其所美者為奇,其作惡者為臭腐,臭腐復化為奇,奇復化為臭腐。”
    350

    唬鬼瞞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 guǐ mán s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唬:同“嚇”。形容欺下瞞上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孔文卿《東窗事犯》第二折:“據著你這所為,來這里唬鬼瞞,做的個藏頭露尾。”
    351

    行化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huà rú s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行動變化之快速就像仙。形容行動變化快得出奇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荀悅《漢紀·武帝紀》:“當今陛下臨制海內,一齊天下,口雖未言,聲疾雷電,令雖未發,行化如。”
    352

    形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íng jù shén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:形體;:精。人的形體具備,精隨之產生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荀子·天論》:“天職既立,天功既成,形具而生,好惡喜怒哀樂臧(藏)焉,夫是之謂天情。”
    353

    心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kuàng shén fē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猶言心境愉悅,飄飄欲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道士》:“二人心曠飛,不覺醺醉。”
    354

    心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kuàng shén ti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心曠怡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無名氏《三化邯鄲》第二折:“這枕抱著呵,骨清毛爽;靠著呵,心曠恬;枕著呵,夢斷魂勞。”
    355

    心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kuàng shén yí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心境開闊;精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怡,寵辱皆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”
    356

    心曠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kuàng shén yú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心曠怡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薛福成《白雷登海口避暑記》:“于斯之際,蠲煩滌囂,心曠愉,竊意世間所謂仙者之樂,不是過也。”
    357

    心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lǐng shén 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對方沒有明說;心里已經領會。領:領會;會:理解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田穎《游雁蕩山記》:“將午,始到古寺,老僧清高延坐禪房,與之辯論心性切實之學,彼已心領會。”
    358

    心領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lǐng shén w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心領會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朱自清《經典常談·四書》:“會讀書的,細加玩賞,自然能心領悟,終身受用不盡。”
    359

    玄妙入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uán miào rù s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技藝學問已進入高超而奇的境界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·明善《張淳傳》:“名貫京師,凡為調曲,盡聲韻,玄妙入,成一家藝。”
    360

    心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róng shén hu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融:融合。心融會貫通,領悟明白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石霜園禪師法嗣》:“乃宵遁瑞州九峰,恍若舊游,眷不忍去,遂落發。每閱經,心融會。”
    * 神的成語,帶神字的成語,包含神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