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神字的成語 (401個)

    321

    志不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zhì bù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志錯亂或精錯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12回:“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,弄得身不由己、志不清。”
    322

    智不清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zhì bù qī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智:意識。志錯亂或精錯亂
    成語出處:
    瑪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他遍體鱗傷,呼吸微弱,智不清,不吃不喝,只等著死了!”
    323

    州赤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zhōu chì xi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戰國時齊人鄒衍稱華夏之地為“赤縣州”。見《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》。唐劉禹錫《為京兆尹答于襄州第一書》:“蓋州赤縣,尊有所厭,非他土之比。”后遂以“赤縣州”或“州赤縣”為中國的別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戰國時齊人鄒衍稱華夏之地為“赤縣州”。見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。
    324

    湛骨寒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zhàn gǔ há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危懼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記·閩游日記后》:“門在山坳間,不甚軒豁,而森碧上交,清流出其下,不覺湛骨寒!”
    325

    憎鬼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zēng guǐ y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憎:憎恨;厭:討厭。連鬼都討厭。形容十分讓人憎恨討厭
    成語出處:
    歐陽山《三家巷》:“那惡毒的老太婆雖然憎鬼厭,可她卻具有一種特殊的權利,她能夠叫焦仲卿和劉蘭芝分開。”
    326

    州華胄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zhōu huá zhòu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州:中國;華:華夏民族;胄:后代。指華夏民族的后代。指中國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忽然想到》:“況且我們是州華胄。”
    327

    州陸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zhōu lù c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州:指中國;陸沉:陸地無水而沉。中國大陸沉淪。比喻領土被敵人侵占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輕詆》:“桓公入洛,過淮泗,踐北境,與諸僚屬登平乘樓,眺矚中原,慨然曰:‘遂使州陸沉,百年丘虛,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!’”
    328

    醉心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zuì xīn w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陶醉向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葉式《題》:“此仆所為醉心往,而竊怪天人之未深識也。”
    329

    至之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shén zhì zhī b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藝術作品的技法非常奇妙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侯方域《倪云林十萬圖記》:“其皺擦勾斫、分披糾合,無一不備至之筆,豈可以一律論耶!”
    330

    天兵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bīng shén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英勇善戰,行動迅捷的軍隊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95回:“北軍追趕上來,正在萬分危急,猛見宋寨中一道金光射來,把風砂沖散,那些天兵將,都亂紛紛墮落陣前。”
    331

    天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dì shén mí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上天和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77回:“童貫在馬上以手加額,頂禮天地明道:‘慚愧!脫得這場大難!’”
    332

    桃李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áo lǐ jīng s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妖艷嬌媚的態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五代·和凝《和滿子》詞:“正是破瓜年口,含情慣得人饒。桃李精鸚鵡舌,可堪虛度良宵。”
    333

    晦跡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āo shén huì jì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隱藏蹤跡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隋書·薛道衡傳》:“粵若高祖文皇帝,誕圣降靈則赤光照室,韜晦跡則紫氣沖天。”
    334

    天將

    成語拼音:
    tiān shén tiān j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話中天的兵將。指奇的力量或所向無敵的軍隊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1回:“他們老遠的瞧著,一定當是天天將來了,不要說是打強盜,就是去打外國人,外國人從來沒有見過,見了也是害怕的。”
    335

    心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ān shén dì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都很安定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7回:“紫鵑自那日也著實后悔,如今日夜辛苦,并沒有怨意。襲人等皆心安定。”
    336

    心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ān shén t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泰:通暢,平安。心安寧,泰然自若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緣傳》第100回:“誦得久了,狄希陳口內常有異香噴出,惡夢不生,心安泰。”
    337

    下筆如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 bǐ rú s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寫起文章來,文思奔涌,如有力。形容文思敏捷,善于寫文章或文章寫得很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 陸贄傳》:“其于議論應對,明練理體,敷陳剖判,下筆如,當時名流,無不推挹。”
    338

    下筆如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 bǐ rú yǒu s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寫文章下筆時如有力相助。形容善于寫文章或文章寫得好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杜甫《奉贈韋左丞文二十二韻》:“讀書破萬卷,下筆如有。”
    339

    下筆有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ià bǐ yǒu shé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寫起文章來,文思泉涌,如有力。形容才思敏捷,文章寫得又快又好。亦作“下筆如”、“下筆如有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王勃《綿州北亭公宴序》:“五際飛文,想群眾之不讓;一言留贈,知下筆之有。”
    340

    心弛

    成語拼音:
    xīn chí shén wǎ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弛:心向往。心奔向所向往的事物。形容一心向往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歐陽修《祭杜公文》:“系官在朝,心往馳,送不臨穴,哭不望帷。”
    * 神的成語,帶神字的成語,包含神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