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相字的成語 (530個)

    181

    路見不平,拔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jiàn bù píng,bá dāo xiāng ji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見義勇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宣鼎《夜雨秋燈錄續集·金竹寺》:“路見不平,拔刀救。佛菩薩賞其義俠,故遠導幻影以生之。”
    182

    路見不平,拔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jiàn bù píng,bá dāo xiāng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見義勇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楊顯之《酷寒亭》楔子:“這個是路見不平,拔刀助,則是誤傷人命。”
    183

    路見不平,拔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jiàn bù píng,bá jiàn xiāng wéi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見義勇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天寧卓禪師法嗣》:“育王被人推倒了,也還有路見不平,拔劍為底么。”
    184

    路見不平,拔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ù jiàn bù píng,bá jiàn xiāng zh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在路上遇見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見義勇為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洪楩《楊溫攔路虎傳》:“今見將軍,乃是我恩人,卻在此被劫,自當效力助!路見不平,拔劍助。”
    185

    梁孟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áng mèng xiāng jì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原指東漢時期梁鴻與妻子孟光互敬愛。后泛指夫婦敬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后漢書·梁鴻傳》:“每歸,妻為具食,不敢于鴻前仰視,舉案齊眉。伯通察而異之,曰:‘彼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,非凡人也。’”
    186

    老死不往來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彼此不聯系,不交流情況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鄰國望,雞犬之聲聞,民至老死,不往來。”
    187

    情愿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兩方面都愿意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五回:“太公,你也是個癡漢,既然不兩情愿,如何招贅做個女婿。”
    188

    兩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iǎng xián xiāng 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厄:迫害。指兩個有才德的人互迫害
    成語出處:
   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季布欒布列傳》:“高祖急,顧丁公曰:‘兩賢豈厄哉!’于是丁公引兵而還,漢王遂解去。”
    189

    另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ng yǎn xiāng d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以不同于一般的態度對待,指特殊照顧、優待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七回:“不過仗著這些功勞情分,有祖宗時,都另眼待,如今誰肯難為他?”
    190

    冷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ěng yǎn xiāng dài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冷淡的態度接待。比喻不歡迎或看不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31卷:“娘子,你夫妻是一世之事,莫要冷眼看,須將好言諫勸丈夫。”
    191

    另眼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ìng yǎn xiāng k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用另一種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。形容對某個人特別重視;不同于尋常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:“不想一見大王,查問來歷,我等一實對,便把我們另眼看。”
    192

    浪子宰

    成語拼音:
    làng zǐ zǎi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北宋徽宗時宰李邦彥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朝北盟會編》:“邦彥嘗自言賞盡天下花,踢盡天下球,做盡天下官,而都人亦呼季彥為浪子宰。”
    193

    漠不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ò bù xiāng guān
    成語解釋:
    形容彼此毫無關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嚴復《有如三保》:“而洙泗之間,弦歌自若,一若漠不關也者。”
    194

    蠻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n chù xiāng z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蠻觸:蠻氏、觸氏,《莊子》寓言中的在蝸牛兩角的兩個小國。因細小的緣故而引起的爭端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莊子·則陽》:“有國于蝸之左角者,曰觸氏,有國于蝸之右角者,曰蠻氏。時與爭地而戰,伏尸數萬,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
    195

    矛盾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áo dùn xiāng xià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向:對著。形容針鋒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錢易《南部新書》:“初若矛楯向,后類江海同歸。”
    196

    陌路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ò lù xiāng fé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與陌生人遇在一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八回:“我與你家小姐陌路逢,欲言恩,恩深難言;欲言情,又無情可言。”
    197

    面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miàn xiāng dǔ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面面覷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清平山堂語本·快嘴李翠蓮記》:“諸親九眷面面睹,無不失驚。”
    198

    面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miàn xiāng kàn
    成語解釋:
    見“面面覷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一零五回:“這一言不打緊,唬得賈政上下人等面面看,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,就要往各處動手。”
    199

    面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miàn xiāng ku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同“面面覷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九十四回:“麝月等依言分頭各處追問,人人不曉,個個驚疑。麝月等回來,俱目瞪口呆,面面窺。”
    200

    面面

    成語拼音:
    miàn miàn xiāng qù
    成語解釋:
    面面:臉對著臉;:互;覷:看;瞧。你看我;我看你;互對著。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望著;都不說話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釋惟白《續傳燈錄》第六卷:“僧問:‘如何是大疑府人?’師曰:‘畢缽巖中面面覷。’”
    * 相的成語,帶相字的成語,包含相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