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白字的成語 (271個)
-
101
白頭相并
- 成語拼音:
- bái tóu xiāng bìng
- 成語解釋:
- 猶言白頭偕老。夫妻相親相愛,一直到老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馮夢龍《掛枝兒 木梳》:“木梳兒,我愛你齒牙干凈……向妝臺設個誓:愿得白頭相并!”
-
102
白頭偕老
- 成語拼音:
- bái tóu xié lǎo
- 成語解釋:
- 白頭:指頭發全白了;偕:共同;老:老年。夫妻共同生活到頭發白了的老年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沈復《浮生六記 閨房記樂》:“獨怪老年夫婦相視如仇者,不知何意?或曰:‘非如是,焉得白頭偕老哉!”
-
103
白頭相守
- 成語拼音:
- bái tóu xiāng shǒu
- 成語解釋:
- 指夫妻恩愛相守到老。
- 成語出處:
- 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第62回:“我的哥哥,奴承望和你白頭相守,誰知奴今日死去也。”
-
104
白頭之嘆
- 成語拼音:
- bái tóu zhī tàn
- 成語解釋:
- 指婦女被遺棄而作晚景凄涼之嘆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此身皆托于足下,勿以他日見棄,使妾有白頭之嘆。”
-
105
半文半白
- 成語拼音:
- bàn wén bàn bái
- 成語解釋:
- 亦作“半文不白”。文言和白話夾雜。
- 成語出處:
- 毛澤東《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》:“主要的缺點就是古文多,半文半白的味道很大。”
-
106
半文不白
- 成語拼音:
- bàn wén bù bái
- 成語解釋:
- 見“半文半白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魯迅《關于翻譯的通信·來信》:“半文不白,半死不活的語言,對于大眾仍舊是不順的。”
-
107
白往黑歸
- 成語拼音:
- bái wǎng hēi guī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只看表面不看本質
- 成語出處:
-
108
白屋寒門
- 成語拼音:
- bái wū hán mén
- 成語解釋:
- 白屋:用白茅草蓋的屋;寒門:清貧人家。泛指貧士的住屋。形容出身貧寒。
- 成語出處:
- 元 高文秀《琗范叔》第三折:“未亨通,遭窮困,身居在白屋寒門。”
-
109
不問青紅皂白
- 成語拼音:
- bù wèn qīng hóng zào bái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
- 成語出處:
-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十回:“何況這回巡捕做了原告,自然不問青紅皂白,要懲辦被告了。”
-
110
不問皂白
- 成語拼音:
- bù wèn zào bái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
- 成語出處:
- 郁達夫《沉淪》五:“太陽已經起來了。他不問皂白,一直的往東走去。”
-
111
白屋之士
- 成語拼音:
- bái wū zhī shì
- 成語解釋:
- 指貧寒的士人。
- 成語出處:
- 漢 王充《論衡 語增》:“周公執贄下白屋之士。”
-
112
白雪皚皚
- 成語拼音:
- bái xuě ái ái
- 成語解釋:
- 皚皚:潔白的樣子,多用來形容霜雪。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。
- 成語出處:
- 冰心《再寄小讀者》:“白雪皚皚,山頂上懸著一鉤淡黃色的新月。”
-
113
白雪陽春
- 成語拼音:
- bái xuě yáng chūn
- 成語解釋:
- 指戰國時代楚國的兩支高雅歌曲。比喻高雅的詩歌和其他的文學藝術
- 成語出處:
- 宋 王禹偁《為宰相謝賜御制歌詩表》:“《白雪》《陽春》之句,空炫清新。”
-
114
白云蒼狗
- 成語拼音:
- bái yún cāng gǒu
- 成語解釋:
- 蒼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;像黑狗一樣。比喻世事變幻無常。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杜甫《可嘆》詩:“天上浮云似白衣,斯須改變如蒼狗。”
-
115
白衣蒼狗
- 成語拼音:
- bái yī cāng gǒu
- 成語解釋:
- 蒼:蒼白。浮云像白衣,瞬間變得像蒼狗。比喻世事變化無常
- 成語出處:
- 唐 杜甫《可嘆詩》:“天上浮云如白衣,斯須改變如蒼狗。”
-
116
白魚赤烏
- 成語拼音:
- bái yú chì wū
- 成語解釋:
- 為祥瑞之兆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史記 周本紀》:“武王渡河,中流,白魚躍入王舟中,武王俯取以祭。既渡,有火自上復于下,至于王屋,流為烏,其色赤,其聲魄云。”
-
117
白魚登舟
- 成語拼音:
- bái yú dēng zhōu
- 成語解釋:
- 為殷亡周興之兆。同“白魚入舟”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漢書 終軍傳》:“蓋六鶂退飛,逆也;白魚登舟,順也。”顏師古注引臣瓚曰:“謂武王伐殷而魚入王舟,象征而必獲,故曰順也。”
-
118
白云孤飛
- 成語拼音:
- bái yún gū fēi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客居他鄉,思念父母。
- 成語出處:
- 《舊唐書 狄仁杰傳》:“其親在河陽別業,仁杰赴并州,登太行山,南望見白云孤飛,謂左右曰:‘吾親所居,在此云下。’瞻望佇立久之。云移乃行。”
-
119
白衣公卿
- 成語拼音:
- bái yī gōng qīng
- 成語解釋:
- 古時指進士。唐代人極看重進士,宰相多由進士出身,故推重進士為白衣卿相,是說雖是白衣之士,但享有卿相的資望。
- 成語出處:
- 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 卷一 散序進士》:“盛于貞觀、永徽之際,縉紳雖位極人臣,不由進士者,終不為美,以至歲貢常不減八九百人,其推重謂之‘白衣公卿’,又曰‘一品白衫’。”
-
120
白云青舍
- 成語拼音:
- bái yún qīng shè
- 成語解釋:
- 比喻在異鄉思念親人
- 成語出處:
* 白的成語,帶白字的成語,包含白字的成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