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d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td>
<bdo id="4wawa"></bdo>
  • <li id="4wawa"><option id="4wawa"></option></li>
  • 帶生字的成語 (622個)

    121

    虎口逃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ǔ kǒu táo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老虎嘴里逃脫出來。比喻從險境中逃出來。也作“虎口余”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元 無名氏《朱砂擔滴水浮漚記》第一折:“我如今在虎口逃,急騰騰再不消停。”
    122

    虎口余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ǔ kǒu yú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從老虎嘴里逃出的命。比喻經歷極大的危險;僥幸保全了性命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 劉長卿《按復后歸睦州贈苗侍御》詩:“羊腸留覆轍,虎口脫余。”
    123

    和氣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qì shēng cái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待人和善能招財進寶
    成語出處:
    魯迅《彷徨 離婚》:“一個人總要和氣些,‘和氣財’,對不對?”
    124

    歡若平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ān ruò píng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平素;平時。像平素久已相交一樣地歡樂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清 張元賡《張氏卮言 陳友石》:“即邀至船中,茶罷對奕,歡若平。”
    125

    不測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shēng bù c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測:估計,猜度。災禍的產不可揣測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西湖漁隱主人《歡喜冤家》第16回:“倘若遲延,禍不測,悔之晚矣。”
    126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shēng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耳:耳狀物。禾頭長出牙蘗,莊稼就報廢。災年的象征
    成語出處:
    南唐·李建勛《閑出書懷》:“溪田雨漲禾耳,原野鶯啼黍熟時。”
    127

    可畏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òu shēng kě wèi
    成語解釋:
    :青年人;后輩;畏:敬畏、佩服的意思。指青年人很容易超過他們的前輩;是可敬服的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罕》:“后可畏,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。”
    128

    利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òu shēng lì yò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謂富裕民物盡其用。語出《書·大禹謨》:“正德,利用,厚,惟和。”蔡沉集傳:“利用者,工作什器,商通貨財之類,所以利民之用也。厚者,衣帛食肉,不饑不寒之類,所以厚民之也。”
    成語出處:
    語出《書·大禹謨》:“正德,利用,厚,惟和。”蔡沈集傳:“利用者,工作什器,商通貨財之類,所以利民之用也。厚者,衣帛食肉,不饑不寒之類,所以厚民之也。”
    129

    起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í shēng qǐ s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起死回。形容醫道高明,能把垂死的人救活。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來沒有希望的事物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七十回:“回起死妙難言,拯憊扶危更多益。”
    130

    三子,必有一彪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ǔ shēng sān zì,bì yǒu yī biāo
    成語解釋:
    比喻眾多子女之中,一定有一個超群出眾的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癸辛雜識》:“諺云:‘虎三子,必有一彪。’”
    131

    惡殺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ào shēng wù shā
    成語解釋:
    好:喜愛;惡:討厭,憎恨。愛惜靈,不喜殺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舊唐書·姚崇傳》:“陛下好惡殺,此事請不煩出敕,乞容臣出牒處分。”
    132

    晚學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òu shēng wǎn xu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:后輩。指學歷淺的年輕人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·陸九淵《與傅全美書》:“仙里年來向學者甚眾,風習可尚,正賴長者不憚告教,使后晚學得知前輩風采,謙沖就實,無徒長虛誕。”
    133

    蕭墻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shēng xiāo qiá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蕭墻: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,比喻內部。指禍亂發在內部
    成語出處:
   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35回:“豈知禍蕭墻,元旦災來,反了股肱重臣,追之不及。”
    134

    小子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òu shēng xiǎo zǐ
    成語解釋:
    指年輕晚輩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俞文豹《吹劍四錄》:“恐數十年后老成凋喪,后小子,不知根柢,耳濡目染,目變而復還。”
    135

    于忽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shēng yú hū
    成語解釋:
    忽:古代長度單位,1尺=10寸,1寸=10分,1分=10000忽。指災禍產于極細微的因素
    成語出處:
    漢·劉向《說苑·談叢》:“福于微,禍于忽。日夜恐懼,唯恐不卒。”
    136

    之德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ào shēng zhī d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愛惜靈。指有愛惜靈;不事殺戮的品德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尚書 大禹謨》:“與其殺不辜,寧失不經,好之德,洽于民心。”
    137

    枝節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ng shēng zhī jié
    成語解釋:
    :意外發的;枝節:樹干上長出的枝和節;比喻細小或旁出的事情。比喻意外地插進一些問題;干擾了主要問題的解決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宋 葉適《答少詹書》:“又疑人之不相與,而以為外己,所以枝葉橫,意見多疑。”
    138

    肘腋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uò shēng zhǒu yè
    成語解釋:
    肘腋:胳肢窩。比喻事變就發在身邊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三國志 蜀志 法正傳》:“主公之在公安也,北畏曹公之強,東憚孫權之逼,近則懼孫夫人變于肘腋之下,當斯之時,進退狼跋。”
    139

    禾頭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é tóu shēng ěr
    成語解釋:
    耳:耳狀物。禾頭長出牙蘗,莊稼就報廢。災年的象征
    成語出處:
    唐·張鷟《朝野僉載》:“春雨甲子,赤地千里;夏雨甲子,乘舟入市;秋雨甲子,禾頭耳。”
    140

    虎嘯風

    成語拼音:
    hǔ xiào fēng shēng
    成語解釋:
    嘯:長鳴。猛虎長鳴,則大風四起。比喻英雄人物順應時代潮流而出現,并且對社會產極大的影響;亦指豪杰奮起,大展宏圖。
    成語出處:
    《北史·張定和傳論》:“虎嘯風,龍騰云起,英賢奮發,亦各因時。”
    * 生的成語,帶生字的成語,包含生字的成語。
    chengrenyouxi